送许子擢第归江宁拜亲因寄王大昌龄

建业控京口,金陵款沧溟。

君家临秦淮,傍对石头城。

十年自勤学,一鼓游上京。

青春登甲科,动地闻香名。

解榻皆五侯,结交尽群英。

六月槐花飞,忽思莼菜羹。

跨马出国门,丹阳返柴荆。

楚云引归帆,淮水浮客程。

到家拜亲时,入门有光荣。

乡人尽来贺,置酒相邀迎。

闲眺北顾楼,醉眠湖上亭。

月从海门出,照见茅山青。

昔为帝王州,今幸天地平。

五朝变人世,千载空江声。

玄元告灵符,丹洞获其铭。

皇帝受玉册,群臣罗天庭。

喜气薄太阳,祥光彻窅冥。

奔走朝万国,崩腾集百灵。

王兄尚谪宦,屡见秋云生。

孤城带后湖,心与湖水清。

一县无诤辞,有时开道经。

黄鹤垂两翅,徘徊但悲鸣。

相思不可见,空望牛女星。

形式: 古风

翻译

建业城掌控着京口之地,金陵紧邻着苍茫的江海。
您的家靠近秦淮河畔,对面就是那坚如磐石的城池。
十年来自我勤奋学习,一旦得志便游历至京城。
青春年华中登上了科举甲等,名声大振,震动了大地。
权贵们都争相邀请您留宿,交友广泛,尽是英雄豪杰。
六月里槐花飘飞,忽然间想起了莼菜汤的美味。
骑马跨越国都之门,从丹阳返回简陋的居所。
楚地的云引导着归航的帆,淮河水承载着旅客的行程。
回到家拜见双亲的那一刻,进门就感受到了荣耀的氛围。
乡亲们都前来祝贺,设宴款待,热情欢迎。
闲暇时在北顾楼上远眺,醉了就在湖边亭中安眠。
月亮从海上升起,照亮了远处青色的茅山。
这里曾是帝王之都,如今庆幸天下太平。
五个朝代变迁,人世间变换,千年过去,江水声依旧。
玄元帝留下神秘的符文,丹洞中发现了它的铭文。
皇帝接受了天赐的玉册,群臣聚集在天庭前。
喜悦之气直冲太阳,吉祥之光照亮幽暗之处。
万国奔走来朝拜,众神灵汇集一处。
兄长你还处于贬谪之中,常常见到秋日的云彩升起。
孤城围绕着后湖,心境如那湖水般清澈。
一县之内没有纷争,偶尔会开讲道家经典。
黄鹤展翅却停留不飞,只是徘徊悲鸣。
相互思念却无法相见,只能空望着牛郎织女星。

注释

建业:古代城市名,今南京。
京口:今江苏镇江,古代军事重镇。
金陵:南京的古称。
沧溟:大海,此指长江入海口的广阔水面。
秦淮:秦淮河,流经南京的一条著名河流。
石头城:南京的别称,因城墙上石质坚固得名。
十年:形容长时间的刻苦学习。
一鼓:比喻一次性成功或努力尝试。
青春:年轻时期。
甲科:古代科举考试中的高等级。
解榻:指高级官员接待宾客,提供住宿。
五侯:泛指权贵。
六月:夏季时节。
莼菜羹:一种以莼菜制作的汤,常引起思乡之情。
出国门:离开京城的城门。
丹阳:地名,可能指作者的故乡或目的地。
楚云:楚地的云,常象征思乡。
淮水:淮河,中国东部的大河。
拜亲:拜见父母。
光荣:荣耀、光彩。
乡人:同乡的人。
置酒:摆设酒席。
北顾楼:假设的楼名,用于眺望北方。
湖上亭:湖边的亭子。
海门:大海的门户,此处可能指海边。
茅山:位于江苏省的一座道教名山。
帝王州:指代曾经作为首都的地方。
天地平:比喻国家安定。
五朝:五个朝代,泛指历史更迭。
千载:千年,形容时间久远。
玄元:指老子,道教鼻祖。
灵符:道教中具有神秘力量的符号。
丹洞: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洞穴。
铭:刻在器物上的文字。
玉册:古代帝王封禅或祭祀时用的文书。
天庭:天宫,比喻朝廷。
薄:接近。
窅冥:深远幽暗的地方。
万国:众多国家,泛指所有来朝的国家。
百灵:各种神灵。
谪宦:被贬官到外地任职。
秋云:常用来表达愁绪。
后湖:假设的湖名,可能代表家乡的湖泊。
心与湖水清:心境像湖水一样清澈宁静。
一县:整个县。
诤辞:争论的话语。
道经:道家的经典。
黄鹤:传说中的仙鹤。
徘徊:来回走动,犹豫不决。
相思:互相思念。
牛女星:即牛郎星和织女星,常用来象征分离的恋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建业控京口,金陵款沧溟"一句,以宏伟的气势开篇,勾勒出一个辽阔的历史与地理背景。接着,“君家临秦淮,傍对石头城”具体指出了诗人友人的家宅所在,这里的“秦淮”和“石头城”都是古都金陵(今南京)的别称,通过这样的地点描写,使得读者仿佛可以感受到那份历史的沉重。

"十年自勤学,一鼓游上京"则透露出诗人友人的刻苦攻读和一次成功考取的喜悦。"青春登甲科,动地闻香名"中,“甲科”指的是最高等级的进士考试,表明了朋友在学业上的卓越成就。

“解榻皆五侯,结交尽群英”一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骄傲,也反映出当时社会上流品德高尚者的交游之广。"六月槐花飞,忽思莼菜羹"则是诗人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对家乡食物的怀念,透露出一种淡淡的乡愁。

随后的“跨马出国门,丹阳返柴荆”、“楚云引归帆,淮水浮客程”等句节,都描绘了诗人返回家乡的旅途和心境。"到家拜亲时,入门有光荣"则是对归家的喜悦与被家人欢迎的情景。

“乡人尽来贺,置酒相邀迎”、“闲眺北顾楼,醉眠湖上亭”等句,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返回家乡后受到乡亲们热烈欢迎的场面,以及自己在家乡的悠然自得。

“月从海门出,照见茅山青”则是对家乡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而"昔为帝王州,今幸天地平"一句,诗人通过对古今之比,表达了对现世太平盛世的庆幸。

“五朝变人世,千载空江声”则是对历史沧桑和时代变迁的感慨。接着,“玄元告灵符,丹洞获其铭”、“皇帝受玉册,群臣罗天庭”等句节,展现了诗人对于神秘宗教信仰以及皇权象征的尊崇。

最后,“喜气薄太阳,祥光彻窅冥”和“奔走朝万国,崩腾集百灵”则是对盛世景象的描绘。"王兄尚谪宦,屡见秋云生"一句,则是诗人对于朋友王大昌龄仕途顺利的祝福。

“孤城带后湖,心与湖水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纯净。而"一县无诤辞,有时开道经"则可能暗示着诗人对家乡民风淳朴、社会安宁的赞美。

最后,“黄鹤垂两翅,徘徊但悲鸣”则是对自由飞翔却又带有一丝哀伤的鸟儿的描写,这里的“黄鹤”象征着诗人本身或是他所寄托的情感。"相思不可见,空望牛女星"一句,则是诗人对于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家乡、朋友和时代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

诏书下青琐,驷马还吴洲。

束帛仍赐衣,恩波涨沧流。

微禄将及亲,向家非远游。

看君五斗米,不谢万户侯。

适出西掖垣,如到南徐州。

归心望海日,乡梦登江楼。

大江盘金陵,诸山横石头。

枫树隐茅屋,橘林系渔舟。

种药疏故畦,钓鱼垂旧钩。

对月京口夕,观涛海门秋。

天子怜谏官,论事不可休。

早来丹墀下,高驾无淹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张秘书充刘相公通汴河判官便赴江外觐省

前年见君时,见君正泥蟠。

去年见君处,见君已风抟。

朝趋赤墀前,高视青云端。

新登麒麟阁,适脱獬豸冠。

刘公领舟楫,汴水扬波澜。

万里江海通,九州天地宽。

昨夜动使星,今旦送征鞍。

老亲在吴郡,令弟双同官。

鲈鲙剩堪忆,莼羹殊可餐。

既参幕中画,复展膝下欢。

因送故人行,试歌行路难。

何处路最难,最难在长安。

长安多权贵,珂佩声珊珊。

儒生直如弦,权贵不须干。

斗酒取一醉,孤琴为君弹。

临岐欲有赠,持以握中兰。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

将门子弟君独贤,一从受命常在边。

未至三十已高位,腰间金印色赭然。

前日承恩白虎殿,归来见者谁不羡。

箧中赐衣十重馀,案上军书十二卷。

看君谋智若有神,爱君词句皆清新。

澄湖万顷深见底,清冰一片光照人。

云中昨夜使星动,西门驿楼出相送。

玉瓶素蚁腊酒香,金鞭白马紫游缰。

花门南,燕支北,张掖城头云正黑,送君一去天外忆。

形式: 古风

送李副使赴碛西官车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