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愁中得句浑难续。无眠夜半烧灯烛。风送露微茫。

逼人秋气凉。熏炉添兽炭。香篆微微散。

何物助吟情。一虫阶下鸣。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菩萨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愁绪中的夜晚景象,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氛围。

“愁中得句浑难续”,开篇即点明诗人正处在深深的愁绪之中,灵感难以涌现,难以继续创作。愁绪如同沉重的负担,压得人心头压抑,难以释放。

“无眠夜半烧灯烛”,夜半时分,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只能借着灯火的微光来驱散心中的孤寂。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也暗示了外界环境的寂静与冷清。

“风送露微茫,逼人秋气凉”,微风吹拂,露珠在月光下闪烁,带来一丝丝凉意,仿佛是秋天特有的气息。这里运用了自然界的元素,巧妙地将季节的更替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凄清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熏炉添兽炭,香篆微微散”,诗人为了驱散愁绪,点燃了熏炉,炭火的温暖与香篆的香气交织在一起,试图为心灵带来一丝慰藉。然而,即便如此,愁绪依旧难以消散,香篆的烟雾在空气中缓缓散去,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愁绪也在慢慢消散,但又似乎难以彻底摆脱。

“何物助吟情,一虫阶下鸣”,在这样的夜晚,一只小虫在阶下鸣叫,成为了诗人情感的触发点。虫鸣声打破了夜的寂静,或许在诗人看来,这声音既是自然界的和谐之音,也是内心情感的共鸣。虫鸣声与之前的静谧形成对比,为诗人的愁绪增添了几分复杂的情绪色彩。

整首词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和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愁绪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在自然与情感之间的微妙互动。词中既有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验,也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寄托,体现了清代文人在特定情境下情感表达的独特风格。

收录诗词(5)

汪玉轸(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见《词综续编》

西风庭院人凄绝。梧桐几片残秋叶。敲著纸窗棂。

孤衾和梦听。长更和短角。催得灯花落。

触目总销魂。低头见泪痕。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海棠春

无端一夜东风骤。便吹得、杏花消瘦。

待等小桃红,是晚春时候。惜花心事花知否。

看镜里、双眉长皱。花信一番番,只芳年难又。

形式: 词牌: 海棠春

生查子.见《词综补》

珠箔隔轻寒,鹦鹉玲珑语。

悄唤锁重门,莫放春归去。

桃李可怜生,各自啼红雨。

点点带愁飘,吹入春江住。

形式: 词牌: 生查子

采桑子(其一)春日寄怀纫兰妹许庭珠林风

年年望断春江碧,怕倚层楼。不忍凝眸。

山外云山愁更愁。凄凉远梦惟灯见,数尽莲筹。

闲却香篝。人在春风冷似秋。

形式: 词牌: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