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五)

仰面穿针不见天,低头拾芥不见地。

天地针芥无处安,堂堂面目眼中翳。

君不见谛当未彻在,龊人趁大彩。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昌所作的《颂古五十七首》中的第二十五首。它以奇特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事物及人心状态的深刻洞察。

"仰面穿针不见天,低头拾芥不见地",这两句描绘了人在极度专注或迷失自我的状态下,对外界环境的忽视,仿佛天地都消失在眼前,只剩下了微小的针线和芥子。这种景象寓言了人们在追求某种目标时,可能过于执着以至于忽略了周遭的世界。

"天地针芥无处安,堂堂面目眼中翳",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心境,即使天地广阔,也找不到容纳针芥之处,而人的内心世界却被蒙蔽,无法看到真实的自我。

"君不见谛当未彻在,龊人趁大彩",这里的"谛当未彻"指的是未能领悟真理,"龊人趁大彩"则暗示那些未能看透世事的人,却在追逐世俗的荣华富贵,如同小人追逐华丽的外表。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揭示了人们在追求过程中容易陷入的困境,以及对真谛理解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

收录诗词(66)

释道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四)

来机深辨,有舒有卷。移却案山,重添针线。

千年田,八百主,直下承当还莽卤。

郎当屋舍没人修,片瓦根椽谁去竖。

君不见甜瓜彻蒂甜,苦瓠连根苦。

形式: 偈颂

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二)

高揖释迦,不拜弥勒,吃棒趁出犹费力,滴水冰生知未知,抛砖引玉有人识。

形式: 偈颂

颂古五十七首(其二十一)

出头露角,指点方见。见处不留,分定针线。

下床扭住才拟议,拓开一掌佛法意。

脊背汗流唤得回,白莲花向半天开。

形式: 偈颂

南乡子.宇治桥作

山水气空灵。两岸林峦列画屏。

倚枕滩声清刷耳,泠泠。况复深宵月下听。

芳草未流萤。对面楼帘卷水晶。

几处凭栏夜无语,冥冥。高下疏灯影带青。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