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林寺

天竺曾三到,东林始一游。

匡庐不改色,莲社已成丘。

山雨千溪涨,松风六月秋。

奇观恐难再,诗为野僧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江源对东林寺的游览感受,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的感慨。首句“天竺曾三到,东林始一游”,表明诗人多次造访天竺,而东林寺则是他首次探访,表达了对新发现之地的兴奋与好奇。接着,“匡庐不改色,莲社已成丘”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东林寺的历史变迁与自然永恒相对比,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更迭。随后,“山雨千溪涨,松风六月秋”描绘了东林寺周围山雨初歇、溪水涨满、松涛阵阵、六月如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最后,“奇观恐难再,诗为野僧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珍惜与赞叹,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美景难再的感慨,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这份情感永久地留存下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与怀念,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时空流转中的永恒主题。

收录诗词(1154)

江源(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客中感怀次大参陈德修韵二首(其一)

我来逢九日,市酒不须赊。

独客惊蓬鬓,三年负菊花。

山梨经雨落,江柳挟风斜。

孤此登高兴,无诗纪岁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九日客中感怀次大参陈德修韵二首(其二)

佳节客中至,乡关望里赊。

新篘酒应熟,旧圃菊初花。

霜压草头重,风吹雨脚斜。

流光催我老,五十一年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内弟蒋时雍南归四首(其一)

春闱三挟策,京国五飞莹。

天意亦仁爱,君子待老成。

逢人休说命,闻礼且趋庭。

去去莫迟马,倚门朝暮情。

形式: 五言律诗

送内弟蒋时雍南归四首(其二)

风骨非凡俗,文章即大家。

酒杯消别恨,往事付长嗟。

夜雨粤山梦,秋风赣水艖。

到家重九月,篱菊尚留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