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

秋在芭蕉上,凉生枕簟间。

虫声繁似雨,树影黑疑山。

夜尽镫先灺,蚊稀扇亦闲。

安身惟睡好,及早掩松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曾谐的《雨后》描绘了一幅秋夜静谧的画面。首句“秋在芭蕉上”,以芭蕉叶上的秋意暗示季节更迭,清凉之意随之而来。次句“凉生枕簟间”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凉爽,枕簟间的凉意让人感受到秋夜的深度。

“虫声繁似雨”运用比喻,将虫鸣比作密集的雨声,生动地刻画出秋夜虫鸣的热闹与密集,也营造出一种宁静中略带生动的氛围。接着,“树影黑疑山”通过描绘树影的浓重,如同山峦般投射在地面上,增添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神秘色彩。

“夜尽镫先灺”写到夜深人静,灯火逐渐熄灭,只剩下一盏灯的微光闪烁,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蚊稀扇亦闲”则反映出由于秋凉蚊子减少,扇子变得无事可做,显得悠闲自在。

最后两句“安身惟睡好,及早掩松关”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夜晚的满足,认为最好的安身方式莫过于早早入睡,于是决定关闭松木做的门扉,享受这份难得的静谧。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秋夜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收录诗词(2)

曾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白莲塘作

老树萧疏咽暮蝉,西郊无复旧人烟。

风清月晓横塘路,秋梦依稀堕白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怀李啸云

吴苑文章客,余溪落拓身。

一生惟爱酒,万语不言贫。

依隐常安拙,相交只率真。

记从分短袂,又度两重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虚堂

虚堂独自掩疏棂,久客天涯醉亦醒。

廿载江湖双眼白,五更风雨一镫青。

艰危已觉尘心淡,魂梦犹惊战血腥。

祇为深恩酬未得,琴书何暇叹飘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早行

一叶西风里,催程曙色微。

水流残梦急,帆带落星飞。

宿鸟未离树,寒潮欲上矶。

江湖无远近,莫问几时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