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寺门和鹤倚香杉,月吐秋光到思嚵。
将法传来穿泱漭,把诗吟去入嵌岩。
模糊书卷烟岚滴,狼籍衣裳瀑布缄。
不断清风牙底嚼,无因内殿得名衔。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的闲适生活和高洁情操。开篇"寺门和鹤倚香杉,月吐秋光到思嚼",通过寺门前和鸣的鹤与香杉的意象,以及秋夜皎洁的月光映照,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清幽静谧的氛围。作者的心境也随之展现,似乎在这样的环境中沉思冥想。
接着"将法传来穿泱漭,把诗吟去入嵌岩"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或道德的追求,以及他通过吟咏诗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这里的"法"可能指的是某种精神修养,而"诗"则是文人的情感寄托,两者交织在山水之间,显示了作者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宁静。
中间两句"模糊书卷烟岚滴,狼籍衣裳瀑布缄"描绘了诗人书房里的景象。书卷上飘散着似有若无的烟雾,衣物则被风吹得凌乱如同瀑布,这些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不羁之美。
最后两句"不断清风牙底嚼,无因内殿得名衔"更显出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清风在口中咀嚼,宛如品味着生命中的每一刻,而没有特定的原因,仅凭借这份超然和淡泊,便能在世间留下名声。这也许是对个人修养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对于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操,展现了一个文人对于精神追求与生活态度的独特理解。
不详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拜官门外发辉光,宿卫阴符注几行。
行处近天龙尾滑,猎时陪帝马鬃香。
九城王气生旗队,万里寒风入箭疮。
从此浩然声价歇,武中还有李襄阳。
曾伴元戎猎,寒来梦北军。
闲身不计日,病鹤放归云。
石上铺棋势,船中赌酒分。
长言买天姥,高卧谢人群。
家住涪江汉语娇,一声歌戛玉楼箫。
睡融春日柔金缕,妆发秋霞战翠翘。
两脸酒醺红杏妒,半胸酥嫩白云饶。
若能携手随仙令,皎皎银河渡鹊桥。
行宫接县判云泉,袍色虽青骨且仙。
鄠杜忆过梨栗墅,潇湘曾棹雪霜天。
华山僧别留茶鼎,渭水人来锁钓船。
东送西迎终几考,新诗觅得两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