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

闲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

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形式: 古风

翻译

汲来清凉井水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尘土。
悠闲地捧起佛门贝叶经,信步走出东斋吟咏朗读。
佛经真谛世人并无领悟,荒诞之事却为人们追逐。
佛儒精义原也可望暗合,但修养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禅院多么幽雅清静,绿色鲜苔连接竹林深处。
太阳出来照着晨雾余露,苍翠松树宛若沐后涂脂。
清静使我恬淡难以言说,悟出佛理内心畅快满足。

注释

汲:从井里取水。
拂:抖动。
贝叶书:一作“贝页书”。
在贝多树叶上写的佛经。
因古代印度用贝叶书写佛经而得名,又叫贝书。
东斋:指净土院的东斋房。
真源:指佛理“真如”之源,即佛家的真意。
了:懂得,明白。
妄迹:迷信妄诞的事迹。
遗言:指佛经所言。
冀:希望。
冥:暗合。
缮性:修养本性。
熟:精通而有成。
道人:指僧人重巽。
缮:修持。
膏:润发的油脂。
沐:湿润、润译。
澹然:亦写作“淡然”,恬静,冲淡,宁静状。
悟悦:悟道的快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的清晨景象,展示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开篇“汲井漱寒齿,清心拂尘服”表明诗人通过清晨的洗脸和穿戴简洁的衣物来净化身心,准备开始一天的修行。

接下来,“閒持贝叶书,步出东斋读”则显示了诗人手持佛经,缓步至东斋进行阅读。这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也反映出对内在智慧的探索。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和世俗纷扰的心态。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不是通过外在的手段可以获得的,而是要远离世间虚幻的追求。

“遗言冀可冥,缮性何由熟”则是在探讨如何将心灵深处的智慧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以及这种内心修养的成熟过程。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描绘了一位道人的庭院安静无声,只有青苔和深邃的竹子相伴,这是对自然之美和宁静生活的一种赞颂。

“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则是在形容清晨日出的景象,以及青松在这细雨中更加鲜活的模样。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暗示了生命力和精神力的坚韧。

最后,“澹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诗人通过禅修达到一种话语之上的领悟,以及内心的满足和喜悦,这是对禅学修行成果的一种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反映了诗人追求精神净化和智慧提升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184)

柳宗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字:子厚
  • 籍贯: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73年-819年

相关古诗词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形式: 古风

笼鹰词

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

云披雾裂虹霓断,霹雳掣电捎平冈。

砉然劲翮剪荆棘,下攫狐兔腾苍茫。

爪毛吻血百鸟逝,独立四顾时激昂。

炎风溽暑忽然至,羽翼脱落自摧藏。

草中狸鼠足为患,一夕十顾惊且伤。

但愿清商复为假,拔去万累云间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跂乌词

城上日出群乌飞,鸦鸦争赴朝阳枝。

刷毛伸羽和且乐,尔独落魄今为何?

无乃慕高近白日,三足妒尔令尔疾?

无乃饥啼走路旁,贪鲜攫肉人所伤?

翘肖独足下丛薄,口衔低枝始能越。

还顾泥涂备蝼蚁,仰看栋梁防燕雀。

左右六翮利如刀,踊身失势不得高。

支离无趾犹自免,努力低飞逃后患。

形式: 古风

巽上人以竹閒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

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

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

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