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山光肃肃净杉松,草草提携里曲同。
不是休官住林下,无缘问菊到篱东。
世途险迫閒为福,乡谊绸缪醵有功。
酒散月明多感处,牛山故国正西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陈著在九月十日与乡人相聚,于丹山饮酒的场景。首句“山光肃肃净杉松”以肃穆的山色和挺拔的杉松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接着,“草草提携里曲同”表达了朋友们随意而亲切的聚会,共享佳酿。
诗人通过“不是休官住林下”暗示自己并非因退隐而在此,而是因为与乡亲们的深厚情谊,才有机会共度时光。“无缘问菊到篱东”则借菊花寓言,表明自己并非陶渊明般归隐,而是出于对乡情的珍视。
“世途险迫闲为福”揭示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看法,他认为在繁忙的世途中,闲暇反而是一种难得的福气。“乡谊绸缪醵有功”强调了乡亲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聚会的积极意义。
最后,“酒散月明多感处,牛山故国正西风”描绘了酒席散去后,明亮的月光下诗人内心涌起的感慨,以及故乡牛山在西风中的景象,引发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
不详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举头又是菊花天,走遍山林命苟全。
忍赋庚寅伤乱世,漫书甲子记流年。
陶篱一醉虚抛久,萧寺重游梦觉然。
今是何时成此会,教人平地说神仙。
老境何须更问年,得须臾活便翛然。
平生交际无金谷,穷健中閒自葛天。
终日闭门知拙味,有时放杖信嬉缘。
儿孙子曰一声处,已觉诗书世的传。
午酒三杯率处真,不知门外有风尘。
溪山花木一帘影,兄弟妻孥满屋春。
万事到头皆有命,两閒立脚要求仁。
羲皇以上已难问,且做渊明左右人。
说著时难心自寒,斜阳焦土更无边。
故家空梦莺花地,残户不成蚕麦天。
造物未应终绝物,今年莫省是何年。
郁攸独免侵乡校,也向斯文要结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