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董其昌对友人苏云浦侍御的回赠之作。诗中以“芳讯”开篇,寓意友人的问候如春风般温暖,又以“青霜”二字描绘出问候中的深沉与凝重。通过“字字含”,强调了这份问候的深情与细腻。
接着,诗人以“襜褕行渐远”描绘了时光的流逝,暗示着友情虽远,但情谊长存。而“草木味同参”则借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相似的情感共鸣。
“云梦应吞九,峨眉亦有三”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云梦泽和峨眉山的壮丽景色融入其中,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
最后,“山中无绿绮,何以报双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即使在山中找不到珍贵的绿绮琴,也无法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这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情感交融,使得整首诗既有景致之美,又有情感之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真挚情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学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