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二郎君归长安

我儿辞去泪双流,蜀郡秦川两处愁。

红叶满山归故国,黄茅遍地住他州。

荷衣晓挂惭官吏,菱镜秋窥讶鬓髹。

好向云泉营旧隐,莫教庄叟畏牺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末年至宋代初期诗人刘兼所作的《送二郎君归长安》。诗中充满了对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首联“我儿辞去泪双流,蜀郡秦川两处愁”,开篇即点明了离别的主题,诗人的眼泪如泉水般涌出,表达了对儿子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蜀郡”和“秦川”分别代表了诗人和儿子所在的两地,两地的愁绪交织在一起,展现了离别之痛的广泛和深远。

颔联“红叶满山归故国,黄茅遍地住他州”,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红叶象征着秋天的美丽与丰收,而黄茅则代表了远方他乡的荒凉与孤独。这两句诗将自然景观与情感巧妙结合,既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回忆。

颈联“荷衣晓挂惭官吏,菱镜秋窥讶鬓髹”,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清晨,诗人挂起荷衣,面对官吏,心中充满愧疚,可能是因为自己未能为官尽责或有所亏欠。而“菱镜秋窥讶鬓髹”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菱镜映照下,惊讶于自己鬓发已白,岁月不待人。

尾联“好向云泉营旧隐,莫教庄叟畏牺牛”,诗人希望儿子能够回归自然,寻找心灵的宁静之地,远离尘世的纷扰。同时,引用庄子的故事,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希望儿子能够像庄子一样,不受世俗束缚,追求内心真正的自由和平静。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离别、思乡、自我反省和对未来的期许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81)

刘兼(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郡楼书事

偶奉纶书莅旭川,郡楼嘉致尽依然。

松攲鸟道云藏寺,月满渔舟水浸天。

望帝古祠花簇簇,锦城归路草芊芊。

有时倚槛垂双袂,故国风光似眼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酬勾评事

闲庭攲枕正悲秋,忽觉新编涴远愁。

才薄只愁安雁户,年高空忆复渔舟。

鹭翘皓雪临汀岸,莲袅红香匝郡楼。

对景却惭无藻思,南金荆玉卒难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郡斋寓兴

依约樊川似旭川,郡斋风物尽萧然。

秋庭碧藓铺云锦,晚阁红蕖簇水仙。

醉笔语狂挥粉壁,歌梁尘乱拂花钿。

情怀放荡无羁束,地角天涯亦信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春夜

薄薄春云笼皓月,杏花满地堆香雪。

醉垂罗袂倚朱栏,小数玉仙歌未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