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九首(其四)

天威不到处,干戈动边鄙。

将军奋威猛,英雄势随起。

纷纷出榆关,肃肃秋色里。

白马冒黄云,清霜厉严旨。

少壮羽林儿,务能莫多喜。

好武匪君心,用兵不得已。

寄言飞将军,妙略应无比。

志在报君恩,岂为黄金死。

丈夫身许国,慷慨当如此。

宁教太史书,轻笑鲁连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感遇九首(其四)》由宋代诗人释契嵩所作,通过描绘战争场景和将士们的英勇形象,表达了对国家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

首句“天威不到处,干戈动边鄙”描绘了边境地区因天威(即皇帝或朝廷的权威)未能直接触及而引发的战乱。接着,“将军奋威猛,英雄势随起”赞颂了将军的勇猛和英雄们随之兴起的气势。随后,“纷纷出榆关,肃肃秋色里”描述了士兵们在秋天的肃杀氛围中出关作战的景象。紧接着,“白马冒黄云,清霜厉严旨”以白马冒过黄云、清霜加剧严寒的细节,渲染了战场的残酷与严峻。

“少壮羽林儿,务能莫多喜”则通过年轻士兵的描写,强调了他们面对战争的冷静与坚定。接下来,“好武匪君心,用兵不得已”表达了战争并非君主本意,而是出于无奈之举。最后,“寄言飞将军,妙略应无比。志在报君恩,岂为黄金死。丈夫身许国,慷慨当如此。宁教太史书,轻笑鲁连子”则是对古代名将李广(飞将军)的引用,表达了对忠诚与勇敢的赞美,并强调了为国捐躯的高尚情操,以及对那些轻视这种牺牲行为的人的不屑。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的描绘和对忠诚、勇敢精神的歌颂,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国家与民族责任的深刻理解与崇高追求。

收录诗词(85)

释契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遇九首(其五)

苍茫天地间,流光一何遽。

曾闻太古人,未见曦轮驻。

才沈崦嵫云,还上浮桑树。

山色愁里暝,天形梦中曙。

安知穆天子,龙马神为御。

万里速乘风,又向瑶台去。

超遥侣神仙,此理当何故。

不向尧年长,永使人间住。

形式: 古风

感遇九首(其六)

冠盖何处客,凌云意气骄。

旦旦趋双阙,冲冲过渭桥。

金珂云外响,画烛月中烧。

缥缈行天路,升腾在玉霄。

如何区宇内,顿与人间遥。

长拂罗裳去,明光殿下朝。

一俯复一仰,荣多忧亦饶。

白发领边长,朱颜镜里凋。

岂知松桧下,幽人长寂寥。

万事淡无虑,恣卧时长谣。

浩荡天地间,孰问牺黄尧。

临风一清啸,胡为王子乔。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感遇九首(其七)

空虚澄远烟,霁色含秋景。

思君每盘桓,驻目千峰顶。

明月初团圞,可照美人影。

美人来不来,云霞渺林岭。

形式: 古风

感遇九首(其八)

松柏地之灵,草莽亦同茂。

愿得区域中,人心复纯素。

苍梧会稽阴,罔复有陵墓。

六合无知音,青山有归路。

人生惜朱颜,贤照长相顾。

昨夜露华台,谁不怨秋暮。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