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前商会长蔡明南

沧海昔横流,孰把狂澜障。

伟哉明南君,沈灾只手援。

忆自陵谷迁,风云日千变。

奔走唇舌焦,澒洞得清晏。

四民商责重,谁与任劳怨。

赖君长会席,群情争自劝。

八二哀鸿多,助拯力曾遍。

晚近欧风入,自由相竞煽。

孔教乘时兴,中流砥柱见。

组织功不居,论定绩弥绚。

薤露忽已晞,万人同追唁。

老我筋力衰,观礼空有愿。

远寄诗一篇,聊作束刍奠。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追悼前商会长蔡明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郑国藩所作,表达了对蔡明南先生的深切缅怀之情。诗中以“沧海昔横流”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而“伟哉明南君”则直接点出悼念的对象,赞美其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

接下来,“忆自陵谷迁,风云日千变”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变迁比喻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而“奔走唇舌焦,澒洞得清晏”则描述了蔡明南先生为稳定局势、消除混乱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这里“澒洞得清晏”意味着社会秩序得以恢复,一片宁静。

“四民商责重,谁与任劳怨”两句,指出商业社会中的重重压力,强调了蔡明南先生在其中所承担的责任和面临的困难。“赖君长会席,群情争自劝”则赞扬他能够团结众人,鼓舞士气,共同面对挑战。

“八二哀鸿多,助拯力曾遍”表明蔡明南先生在救助受灾民众方面不遗余力,展现了其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晚近欧风入,自由相竞煽”反映了西方思想的影响,以及社会对自由的追求。“孔教乘时兴,中流砥柱见”则提到儒家思想在特定时期的发展,蔡明南先生作为“中流砥柱”,在维护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进步。

最后,“薤露忽已晞,万人同追唁”表达了对蔡明南先生逝世的惋惜之情,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哀悼。“老我筋力衰,观礼空有愿”抒发了诗人年事已高,无法亲自参加悼念仪式的遗憾。“远寄诗一篇,聊作束刍奠”则是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蔡明南先生的敬意和怀念,以此作为对逝者的祭奠。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蔡明南先生个人品质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他在社会变革时期所做出贡献的肯定,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反思和纪念。

收录诗词(138)

郑国藩(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八五七—一九三七),清光绪年间拔贡。曾执教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潮州金山书院,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出任广东省立金山中学代理校长。有《似园文存》三册。诗,以民国二十四年(一九三五)其学生杨世泽、蔡丹铭所辑《似园文存》中《似园老人佚存诗稿汇钞》为底本

  • 字:晓屏
  • 号:似园老人
  • 籍贯:潮州

相关古诗词

瑞香花

粉面芳心碧玉裳,持来宛作故山香。

征途不觉春如许,更问兰芽几寸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寄商察院

窃伏西湖雪鬓催,长歌声断鬼神哀。

青天有月无人看,白帝行秋待我来。

近水远山俱冷淡,败荷孤苇尚低回。

今朝欲向青门道,出到疏篱意已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腊月雪后

林下雪消添晚汲,山中日出欠晨炊。

先生茅屋春犹早,只有阶前碧草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庆元五年休宁权县郑丞吴山寺劝农次韵(其二)

凤凰城里旧徘徊,村里吴山跃马来。

也有旗亭沽酒处,可怜桃杏向人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