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晓

残烛犹存月尚明,几家帏幌梦魂惊。

星河渐没行人动,历历林梢百舌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残烛还亮,月光依然明亮,
几家人的窗帘后,梦境被惊扰。

注释

残烛:快要燃尽的蜡烛。
犹存:仍然存在。
月尚明:月亮依然明亮。
帏幌:窗帘或帐幔。
梦魂惊:梦中的人被惊醒。
星河:银河。
渐没:逐渐消失。
行人:路上行走的人。
历历:清晰可数。
林梢:树梢。
百舌声:鸟鸣声,此处指夜莺叫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艺术风格。

“残烛犹存月尚明”一句,以残余的灯火和依旧明亮的月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氛围。烛光通常象征着夜晚,但这里它与清晨的月光共存,形成了一种时间的交错感。

“几家帏幌梦魂惊”则写出了人们在黎明时分从睡梦中惊醒的情景。“帏幌”指的是窗户或门前的遮挡物,这里暗示了室内的温馨与安全,而“梦魂惊”则传达了一种不安与惊悚,可能是由于夜间的某些声响或者是梦境中的恐惧所致。

接下来的“星河渐没行人动”一句,转向了户外的景象。这里的“星河渐没”描绘了天亮前的最后时刻,当星辰逐渐消失在曦光中,而“行人动”则意味着随着夜色褪去,一天新的活动即将开始。

最后,“历历林梢百舌声”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生机与活力。“历历”形容声音清晰而连续,"林梢"指的是树梢,也就是树枝的末端,而“百舌声”则是对早晨鸟鸣声的生动描绘,这些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清晨美好时刻的独特感受。

收录诗词(310)

李中(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 字:有中
  • 籍贯:江西九江

相关古诗词

柳二首(其一)

春来无树不青青,似共东风别有情。

闲忆旧居湓水畔,数枝烟雨属啼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柳二首(其二)

最爱青青水国中,莫愁门外间花红。

纤纤无力胜春色,撼起啼莺恨晚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柳絮

年年二月暮,散乱杂飞花。

雨过微风起,狂飘千万家。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秋夕书怀

功名未立诚非晚,骨肉分飞又入秋。

枕上不堪残梦断,壁蛩窗月夜悠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