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秋山平远二首(其一)

目尽孤鸿落照边,遥知风雨不同川。

此间有句无人识,送与襄阳孟浩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目光所及之处,只见孤独的鸿雁落在夕阳边
遥想此时风雨交加,阻隔了彼此的江河

注释

目尽:视线尽头。
孤鸿:孤独的大雁。
落照:夕阳。
边:边缘。
遥知:想象中知道。
风雨:风雨交加。
不同川:不同的河流,暗示距离遥远。
此间:此处。
句:诗句。
无人识:没有人能理解。
襄阳:古地名,位于今湖北省。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秋山平远二首》之其一。诗中“目尽孤鸿落照边”描绘了一幅秋天黄昏时分,孤独的大雁在远处天边飞过的景象,给人以萧瑟、空旷之感。“遥知风雨不同川”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通过自然现象的变化来体会到远方可能正遭遇不同的天气状况,从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最后两句“此间有句无人识,送与襄阳孟浩然”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自己的心声和诗意传递给同样擅长诗词的朋友孟浩然,而这种交流似乎只有他们之间才能理解。

苏轼在这两句中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艺术造诣,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更通过风雨之变和鸿飞之象,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情。诗中的意境淡远而不失深邃,正是苏轼超群才华的一次展现。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郭熙秋山平远二首(其二)

木落骚人已怨秋,不堪平远发诗愁。

要看万壑争流处,他日终烦顾虎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送欧阳辩监澶州酒

汗血驾鼓车,何从致千里。

纷纷糟曲间,欲试贤公子。

君家江南英,濯足沧浪水。

却渡旧黄河,涨沙埋马耳。

由来付造物,倚伏何穷已。

当念楚子文,三仕无愠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读史官燕于东宫。又遣中使就赐御书诗各一首,臣轼得《紫薇花绝句》,其词云: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翌日各以表谢又进诗一篇,臣轼诗云

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

日高黄伞下西清,风动槐龙舞交翠。

壁中蠹简今千年,漆书科斗光射天。

诸儒不复忧吻燥,东宫赐酒如流泉。

酒酣复拜千金赐,一纸惊鸾回凤字。

苍颜白发便生光,袖有骊珠三十四。

归来车马已喧阗,争看银钩墨色鲜。

人间一日传万口,喜见云章第一篇。

玉堂昼掩文书静,铃索不摇钟漏永。

莫言弄笔数行书,须信时平由主圣。

犬羊散尽沙漠空,捷烽夜到甘泉宫。

似闻指挥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

文思天子师文母,终闭玉关辞马武。

小臣愿对紫薇花,试草尺书招赞普。

形式: 古风

昨见韩丞相,言王定国今日玉堂独坐,有怀其人

昼卧玉堂上,微风举轻纨。

铜瓶下碧井,百尺鸣飞澜。

俯仰清梦馀,爱此一掬寒。

似予平生友,苦语凉肺肝。

秀眉玉两颊,矫矫如翔鸾。

置之江淮交,清诗洗江湍。

红鳞对白酒,信美非所安。

丞相功业成,还家酒杯宽。

人间有此客,折简呼不难。

相将扣东阁,起舞尽馀欢。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