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庐山人

高隐庐峰下,终朝理素琴。

客留春夜坐,诗对晓山吟。

野墅养幽性,涧泉清道心。

何时策藜杖,云外远相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宪噩的《寄赠庐山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隐居画面。首句“高隐庐峰下”点明了诗人的朋友居住在庐山深处,环境清幽。接着,“终朝理素琴”展现了友人日复一日地弹奏素琴,生活简单而富有诗意。

“客留春夜坐,诗对晓山吟”描绘了友人在春天的夜晚与来访的客人一同品茗论诗,对着拂晓的山色吟咏,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学的追求。诗人通过“野墅养幽性,涧泉清道心”进一步赞美了庐山的自然环境如何滋养了友人的淡泊心境和纯净的内心世界。

最后两句“何时策藜杖,云外远相寻”,表达了诗人渴望有朝一日能亲自拜访,拄着藜杖,翻越云雾,去寻找这位庐山隐士,共享这份宁静与智慧。整首诗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383)

李宪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雨

沈云滞轻雨,迍邅不肯下。

倏尔飘菊丛,殷然响瓜架。

稍繁独起听,才密遽云罢。

冥冥疑有凭,斟酌向中夜。

田父携斗酒,日久会茅舍。

好雨虽不多,聊足润䆉稏。

明朝好种麦,东田叱双驾。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对雨,和韦苏州

晨兴方凄凄,永日遂淅淅。

沾濡花上重,潇洒树间密。

稍急始纷喧,渐繁转寥寂。

空宇难独对,幽窗易成夕。

端居复无聊,赖兹披往籍。

形式: 古风

夜登海山亭望月

天风吹不休,潮势正郁勃。

峰头夜尤静,一上睇寥阔。

浑浑苍雾中,厌厌生残月。

蜃气相吞吐,水怪时出没。

凭视但无际,高歌惨不发。

苍茫自冥怀,懔栗复惊骨。

形式: 古风

子乔自县中来言,书田单先生贫状,至食木叶,并邀各赋一首为赠

食尽门前树,先生空忍饥。

祗应到死日,始是不贫时。

古性原无怨,高情独有诗。

即今三日雪,坚卧又谁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