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闽关西去度嵯峨,下有轻舟入浙河。
春日山川开雨雪,旧时滩濑减风波。
玉堂莲炬须分直,茅屋村醪许重过。
臃肿自惭山下木,老枝空干倚岩阿。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所作的《送彦材居贞(其二)》。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闽关西行的景象,通过“嵯峨”一词,展现出山势的险峻。轻舟入浙河,暗示友人将顺流而下,进入新的旅程。春日里虽然雨雪初霁,但山川景色依然清新,旧时滩濑的风波也因季节变化而减缓。
诗人表达了对玉堂生活的期待,希望朋友能在公务之余,与自己重聚,共享茅屋村酿的美酒。然而,诗人自谦为“臃肿山下木”,老枝空干的形象,流露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祝福和对相聚时光的怀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又寄寓了自己的人生感慨,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秋风送别出闽关,老桂吹香拂马鞍。
分教往年曾北上,司征此日又南还。
词林已富三冬学,云路终期九万抟。
愧我无成头白尽,紫芝黄叶共空山。
穷乡渐老不趋时,短褐飘萧两鬓丝。
秋色黄花聊写兴,阳春白雪愧来诗。
分毡潞水惊文采,携酒芝山访武夷。
不为送行徵一语,巷南巷北未相知。
建安多士起明经,年少如君学行成。
春日慈乌勤返哺,秋风丹桂久遗荣。
暂因乐育栖邻邑,又应贤良赴上京。
自古移忠须就孝,天颜咫尺更陈情。
十年三上乞閒居,又说鸣驺向草庐。
尧代巢由终有托,汉廷严马欲何如。
苍生久待东山起,素业能忘谷口锄。
复有长林新构在,一堂风月五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