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事事朝朝委一尊,自知无复解趋奔。
试期交后犹为客,公道开时敢说冤。
穷巷住来经积雨,故山归去见荒村。
举头尽到断肠处,何必秋风江上猿。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感慨。"事事朝朝委一尊,自知无复解趋奔"表明诗人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琐碎杂务感到厌倦,同时也意识到自己无法改变这种被动的生活状态。
接着,"试期交后犹为客,公道开时敢说冤"则流露出诗人即使在试用期限满后仍然被视作外人,没有得到公正对待的委屈和不平。这里的“公道”指的是公平正义,但现实却让诗人感到无从申诉。
"穷巷住来经积雨,故山归去见荒村"中," 穷巷"象征着狭窄而贫困的环境,而"经积雨"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诗人在返回故乡时,却发现曾经熟悉的山村已经变得荒凉。
最后,"举头尽到断肠处,何必秋风江上猿"表达了一种极度的悲哀和无奈。诗人通过“举头尽到断肠处”来比喻自己的心情到了极致,而“何必秋风江上猿”则是对传统意象的引用,借用秋风中的猿啼声来形容自己内心的哀伤和无限的乡愁。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个性和对故土的深厚情感。
不详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长说愁吟逆旅中,一庭深雪一窗风。
眼前道路无心觅,象外烟霞有句通。
几度相留侵鼓散,频闻会宿著僧同。
高情未以干时废,属和因知兴不穷。
多少欢娱簇眼前,浔阳江上夜开筵。
数枝红蜡啼香泪,两面青娥拆瑞莲。
清管彻时斟玉醑,碧筹回处掷金船。
因知往岁楼中月,占得风流是偶然。
数年分散秦吴隔,暂泊官船浦柳中。
新草军书名更重,久辞山径业应空。
渡头潮落将行客,天际风高未宿鸿。
此日相逢魂合断,赖君身事渐飞冲。
燕雁一来后,人人尽到关。
如何冲腊雪,独自过商山。
羸马高坡下,哀猿绝壁间。
此心无处说,鬓向少年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