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卧旅邸梦入三茅山一道士病一道士鼾睡因作诗纪其概云

梦入三茅叩玉扉,楼台金碧净朝晖。

岩花涧草高低见,田鹤沙禽下上飞。

道士倚墙方熟睡,至人杜德不言机。

人间天上元非远,非想非非更觉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梦境中的仙境景象,充满了超脱与宁静的氛围。诗人以“梦入三茅”开篇,仿佛穿越了现实的束缚,踏入了一个充满金碧辉煌楼台的仙境之中,阳光透过晨曦,洒在洁净的朝晖上,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接着,诗人通过“岩花涧草高低见,田鹤沙禽下上飞”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岩石上的花朵与溪边的青草,高低错落,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而田间的鹤与沙滩上的鸟儿,或飞翔或漫步,自由自在,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宁静之美。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两位道士的形象。一位道士倚墙而眠,沉浸在梦乡之中,似乎与世无争,享受着内心的平静;另一位则“杜德不言机”,即不为世俗之事所累,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超脱,不涉及任何机巧与算计,体现了道家追求的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

最后,诗人感慨“人间天上元非远,非想非非更觉非”。这句话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指出人间与仙境之间并无本质的距离,真正的超越在于心灵的净化与超脱。在经历了梦境的洗礼后,诗人更加认识到,真正的解脱并非外界的追求,而是内心的觉醒与超越。

整首诗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充满了哲理与诗意,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意的作品。

收录诗词(382)

俞德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 籍贯:自号太玉山
  • 生卒年:1232~1293

相关古诗词

人日

人日吟窗涤砚尘,探官擘茧笑乡邻。

山人雅爱终南径,诗客空怀渭北春。

誉毁盖棺犹未了,勋名看镜不须频。

从今好是支离卧,有客问余方负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郭朝奉挽词二首(其一)

性俭家常足,心閒体自胖。

令名缘有子,良贵不须官。

遗像衣冠古,高堂几席寒。

他年说耆旧,回首重辛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郭朝奉挽词二首(其二)

世态十年别,交情奕代论。

及门先倒屣,引酌定空尊。

杖屦春风语,松楸夜月魂。

些成嗟已晚,江阔听啼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悼俞仁则

藕花汀畔柳丝垂,杯酒殷勤话别离。

风雨对床空有约,池塘梦草竟无诗。

荒坟日落谁人吊,古屋苔深独我悲。

毕竟功名大槐国,排云书在即丰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