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毕明府承昭蛟门望海图

大旦收暮光,乾坤众汇霁。

蛟鱼生托天,各有相待意。

东南近遭乱,阴火沃焦沸。

厈石青笋劖,民立苦无地。

溟渤虽滥浮,皇仁隐钤制。

不闻乖龙骄,敢陵妫姒世?

我侯山左来,济溺挟全具。

披疑抉要害,划险洞形势。

饰政求免嘲,颇嗟吏道废。

侯心如镜悬,渟渟包八裔。

澄眼方壶红,芙蓉一卷髻。

釜底珊瑚霞,郁蒸太平气。

蛰蚁出土封,黔首悦阳戴。

分煦及犴囚,痛扫积年翳。

各谱甘棠篇,上拟召南治。

而侯张弛间,静故不惊事。

兹图小边幅,能括诸诡异。

凛乎握寸冰,惧成夏日畏。

长竿悬直钩,不钓名与利。

天吴贴首驯,各各免猜忌。

邑宰草芥臣,相命实惟帝。

孰谓凋瘵中,竟难求茂遂。

惟我蓬荜居,仄若蛙处隧。

挂壁琴涩弦,时邀古薰被。

作诗报我侯,词钝理弗昧。

相木知气华,饮醪易神醉。

恍乘金峨峰,手揽上仙袂。

皎然须眉澄,摄受万顷翠。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题毕明府承昭蛟门望海图》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蛟门望海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官员治理能力的高度赞扬。

首句“大旦收暮光,乾坤众汇霁”描绘了日出时分,天地间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万物复苏,气象一新。接着,“蛟鱼生托天,各有相待意”则以蛟鱼为喻,形象地表达了世间万物皆有其生存之道,相互依存,和谐共处。

“东南近遭乱,阴火沃焦沸”描述了东南地区遭受战乱之苦,民不聊生,暗喻社会动荡不安。接下来,“厈石青笋劖,民立苦无地”进一步描绘了百姓生活困苦,土地贫瘠,难以生存的现状。

“溟渤虽滥浮,皇仁隐钤制”则表达了尽管社会动荡,但皇权依然存在,稳定着国家秩序。接着,“不闻乖龙骄,敢陵妫姒世?”通过引用古代传说中的龙和妫姒的故事,强调了统治者应以仁德治国,维护社会稳定。

“我侯山左来,济溺挟全具”赞美了某位官员(“我侯”)从山左地区来到此地,以其全面的能力救助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接下来的几句“披疑抉要害,划险洞形势”、“饰政求免嘲,颇嗟吏道废”则赞扬了该官员在治理过程中洞察问题本质,解决难题,同时注重政治策略,避免受到批评,重视吏治建设。

“侯心如镜悬,渟渟包八裔”、“澄眼方壶红,芙蓉一卷髻”、“釜底珊瑚霞,郁蒸太平气”等诗句,运用比喻手法,描绘了官员心如明镜,目光远大,治理得当,使得地方呈现出一片太平景象。

“蛰蚁出土封,黔首悦阳戴”、“分煦及犴囚,痛扫积年翳”则表现了官员关心民生,不仅让百姓安居乐业,还解决了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

“各谱甘棠篇,上拟召南治”、“而侯张弛间,静故不惊事”则赞扬了官员在治理过程中既严格又灵活,既能保持社会稳定,又能促进经济发展。

最后,“兹图小边幅,能括诸诡异”、“凛乎握寸冰,惧成夏日畏”、“长竿悬直钩,不钓名与利”、“天吴贴首驯,各各免猜忌”、“邑宰草芥臣,相命实惟帝”等诗句,通过描绘一幅小图却能包容万千景象,以及官员不追求名利,公正无私的形象,进一步赞美了官员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

整首诗通过对蛟门望海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更寓意深远,借以赞扬官员的治理能力和高尚品质,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优秀官员的敬仰。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夜坐

一尺庭阶拭露茸,横安小几倚当筇。

天空欲化茫茫海,云去真如渺渺峰。

秋思自撩难怨月,笛声已断未停蛩。

深闺别有篝灯课,预捡寒衣数线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读书偶得示妹陈文学继揆五章(其一)

喜怒当猝投,每露心机深。

以此衡古人,虚寂皆闻音。

积书同名山,安能遍攀寻?

须从五岳高,挈提求全襟。

琐琐鄙夫作,冒古终贼今。

任其筝有权,将来世无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读书偶得示妹陈文学继揆五章(其二)

飞叶狂四天,吾嗟借风势。

当其势未平,谁敢戢横厉?

万理归本根,花实尽蒙翳。

苍松不媚春,乃不受秋制。

吾生名厕儒,所学已微细。

何复累诸妄,而使心受蔽。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读书偶得示妹陈文学继揆五章(其三)

寄想偶述作,罔非阅历言。

集丝成一机,丝丝各有端。

千人皆被衣,不究衣之原。

但云粗者绤,精者为罗纨。

一物众所竞,真识求尚难。

或复众弃之,讵即蒯与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