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并序(其八十一)

男婚藉嘉偶,女娉希好仇。

但令捉如息,何尤无公侯。

菩萨常梳发,如来不剃头。

何须秃兀硉,怨始学熏修。

荣官赤赫赫,灭族黄发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诗并序》中的第八十一首。王梵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探讨了人生、婚姻、仕途、宗教等多方面的问题,充满了哲理意味。

首先,“男婚藉嘉偶,女娉希好仇”,这句话表达了婚姻中寻找合适伴侣的重要性。对于男性而言,选择一个品德良好、性格相合的配偶至关重要;对于女性而言,同样需要寻找一个能够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伴侣。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因此选择合适的伴侣显得尤为重要。

接着,“但令捉如息,何尤无公侯”,这里通过类比的方式,说明了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追求功名利禄上,只要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就不必过分追求外在的荣誉和地位。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知足常乐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被外界的物质诱惑所迷惑,而应专注于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成长。

“菩萨常梳发,如来不剃头”,这两句话通过佛教的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精神修养的重视。菩萨和佛陀都注重个人的内在修行,而不是外在形式上的改变。这启示我们,在追求精神提升的过程中,不应过于拘泥于表面的形式,而应注重内心的净化与智慧的增长。

“何须秃兀硉,怨始学熏修”,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精神修行的价值,指出不必因为外在的困难或挫折而感到沮丧或怨恨,而是应该从这些经历中学习和成长。它鼓励人们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将每一次的经历视为自我提升的机会。

最后,“荣官赤赫赫,灭族黄发人”这两句描述了官场的复杂性和家族命运的不确定性。在权力和地位的追逐中,可能会带来荣耀,但也可能带来家族的衰败。这句话警示人们,追求权力和地位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后果,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比喻,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人生哲学、婚姻观、修行之道以及社会现象,展现了王梵志独特的思考视角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53)

王梵志(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唐初数十年间在世。幼时家境尚殷富,多读诗书,曾有妻室儿女,中年后家业败落,遂皈信佛教。晚况萧条,享年逾七十。喜作诗宣弘佛理,劝诫世人,多用村言俚语,唐时民间流传颇广。有集

  • 籍贯:卫州黎阳

相关古诗词

诗并序(其八十二)

死王羡活鼠,宁及寻常人。

得官何须喜,失职何须忧。

不可将财觅,不可智力求。

傥来可匮突,□去不可留。

任来还任去,智命何须愁。

形式: 古风

诗并序(其八十三)

索须得好妇,自到更须求。

面似三拳作,心知一代休。

遮莫你崔卢,遮莫你郑刘。

若无主物子,谁家死骨头。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诗并序(其八十四)

思量小家妇,贫奇恶行迹。

酒肉独自抽,糟糠遣他吃。

生活九牛挽,唱叫百夫敌。

自著紫臭翁,馀人赤羖䍽。

索得屈乌爵,家风不禁益。

形式: 古风

诗并序(其八十五)

谗臣乱人国,姡妇破人家。

客到双眉肿,夫来两手㧝。

丑皮不忧敌,面面却憎花。

亲姻共欢乐,夫妇作荣花。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