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诗并序》中的第八十一首。王梵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探讨了人生、婚姻、仕途、宗教等多方面的问题,充满了哲理意味。
首先,“男婚藉嘉偶,女娉希好仇”,这句话表达了婚姻中寻找合适伴侣的重要性。对于男性而言,选择一个品德良好、性格相合的配偶至关重要;对于女性而言,同样需要寻找一个能够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伴侣。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因此选择合适的伴侣显得尤为重要。
接着,“但令捉如息,何尤无公侯”,这里通过类比的方式,说明了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追求功名利禄上,只要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就不必过分追求外在的荣誉和地位。这句话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知足常乐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要被外界的物质诱惑所迷惑,而应专注于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成长。
“菩萨常梳发,如来不剃头”,这两句话通过佛教的象征手法,表达了对精神修养的重视。菩萨和佛陀都注重个人的内在修行,而不是外在形式上的改变。这启示我们,在追求精神提升的过程中,不应过于拘泥于表面的形式,而应注重内心的净化与智慧的增长。
“何须秃兀硉,怨始学熏修”,这句话进一步强调了精神修行的价值,指出不必因为外在的困难或挫折而感到沮丧或怨恨,而是应该从这些经历中学习和成长。它鼓励人们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将每一次的经历视为自我提升的机会。
最后,“荣官赤赫赫,灭族黄发人”这两句描述了官场的复杂性和家族命运的不确定性。在权力和地位的追逐中,可能会带来荣耀,但也可能带来家族的衰败。这句话警示人们,追求权力和地位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后果,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比喻,深入浅出地探讨了人生哲学、婚姻观、修行之道以及社会现象,展现了王梵志独特的思考视角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