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九曲溪头问草堂,名山不隐又还乡。
画船邀客湖光近,金刹题诗竹影凉。
帷幄十年心最苦,幅巾三径意何长。
不知听罢山阳笛,泪向南云落几行。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寄给友人刘彦炳的作品,通过对九曲溪畔草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友情的深深怀念。首句“九曲溪头问草堂”,以溪边的草堂为引子,勾起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次句“名山不隐又还乡”则透露出诗人虽然曾游历名山,但最终选择回归故乡的情感。
第三句“画船邀客湖光近”,通过画船和湖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朋友在湖上的惬意时光,体现了友情的温馨。第四句“金刹题诗竹影凉”,则写在寺庙中题诗的情景,借竹影的清凉,寓言了心境的宁静。
颈联“帷幄十年心最苦”,回顾了诗人过去的十年,可能经历了仕途的艰辛或人生的困苦,而“幅巾三径意何长”则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过简朴生活的愿望。尾联“不知听罢山阳笛,泪向南云落几行”,以笛声引发的思乡之情作结,泪水如南云般落下,感人至深。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山水、草堂、画船、寺庙等意象,展现了诗人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三年不见一书来,况忆论文共举杯。
药笼素无医国术,盐车空绊济时才。
只今馆阁思耆旧,何用山林问草莱。
落日题诗劳怅望,南天万里雁空来。
携手琅琊饮酿泉,别来书札罢流传。
三山海水连春树,九曲仙岩隔暮烟。
风景不随人事异,老怀肯作冷灰然。
何时乌石山边屋,重看题诗忆惠连。
三年不见张君子,旧作书巢傍涧松。
常与白云分主客,偶因明月想形容。
饭牛短褐歌深夜,采药长镵度远峰。
闻道近移毛义檄,掉头深入万山重。
草堂閒杀老狂夫,世上穷愁尽拨除。
壮志岂期游汗漫,轻身今欲托玄虚。
市廛不入佯多病,道侣相安可久居。
揽结林泉清气在,不知诗兴近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