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寺

诘曲历石齿,沿溪树溟蒙。

招提门何向,陂陀无人踪。

峭崖立万仞,惆怅林路穷。

岂知披榛莽,纡回流水通。

一僧出汲水,竹戽行相从。

长绠下深涧,剨豁惊潭龙。

淅淅石湫雨,泠泠葛花风。

前循略彴去,木杪闻清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翠微寺周围环境的幽静与神秘,以及寺内僧人的生活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诘曲历石齿,沿溪树溟蒙”描绘了通往翠微寺的道路崎岖不平,沿途树木茂密,雾气缭绕,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招提门何向,陂陀无人踪”则进一步强调了寺庙所在之地的偏僻与隐秘,仿佛是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峭崖立万仞,惆怅林路穷”两句通过描写陡峭的山崖和尽头的林路,表达了探索未知的艰难与对未知世界的向往。然而,“岂知披榛莽,纡回流水通”又揭示了看似绝境之处,却隐藏着一条曲折蜿蜒的小溪,暗示了生命的希望与奇迹。

接下来的“一僧出汲水,竹戽行相从”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的简单与宁静,他独自一人在小溪边汲水,竹制的戽斗随水流轻轻摇晃,与自然和谐共处。而“长绠下深涧,剨豁惊潭龙”则通过僧人取水的动作,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

最后,“淅淅石湫雨,泠泠葛花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滴落在石湫上的声音和风吹过葛花的清凉感,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清新。而“前循略彴去,木杪闻清钟”则以僧人在小桥上前行,远处传来清脆的钟声,结束了整个画面,给人以心灵的触动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翠微寺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40)

田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脚晚行

水树色相映,净绿生衣裳。

日薄无倒景,石发有冷光。

前入翠微寺,已过黄花场。

贪行夕忘返,纤月吐东冈。

古髯乔松下,礨礨如北邙。

林昏叫寒鸱,风飕响枯桑。

俯仰今昔人,千载心徬徨。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送马谣

桑乾道,滹沱野,羽箭材宫南送马。

太仆火印何权奇,瘴乡不产龙媒姿。

一行五百匹,日驰百里。农夫锉草,妇子汲水。

健儿来何方,官帖十行。鞭棰在手,戟髯怒张。

刍豆供给苦不足,猎犬鞲鹰饱馀肉。

送马者去吏索钱,农夫鬻牛妇子哭。

形式: 古风

缲车辞

朝饲蚕,暮饲蚕,桑树叶大蚕眠三。

初长如蚁今成茧,乙乙上簇黄白满,缲车咿轧风中转。

女十五,当户织。桃夭期,闻消息。

帘幕半垂双燕飞,打叠新缣作嫁衣。

形式: 古风

登采石矶太白楼观萧尺木画壁歌

太白楼上秋风寒,采石矶下波连山。

长康不作僧繇死,何人攫弄秋毫端。

力挽万牛啸两虎,袒衣跋扈青冥间。

四壁四山拔地起,直从十指生烟峦。

峨眉匡庐两对峙,西华东岱同跻攀。

巨灵夸娥日月走,坤位乾窦神鬼盘。

屋角雷雨势飞动,墙根涧壑声潺湲。

牛渚白沙如蚁垤,天光破碎沧溟宽。

蓝陈萧恽称大手,前追董巨凌荆关。

尺木老人更奇绝,身驾大海骑虬鸾。

秋来放眼忘远涉,凭陵万里开心颜。

寺径蒙蒙松杉雨,芦花漠漠鼋鼍滩。

顾盼无人相娱赏,高呼太白骑鲸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