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护国寺

喜陪人杰论三乘,岩室经年锁翠棱。

六代有师传法印,万缘无象监心灯。

赤城道远明霞画,瀑布声寒月照冰。

迹似孤云縻不得,清秋归兴杖蛮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岩室修行多年的境况,通过“喜陪人杰论三乘”一句,可以感受到诗中的人物对于佛法的深入研究和探讨。"三乘"指的是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是佛教中的三个不同层次的修行路径。

"岩室经年锁翠棱"则形象地表达了僧人长时间在幽静的山中洞穴里修炼,"锁翠棱"暗示着自然界与其精神世界的融合。

诗中的“六代有师传法印,万缘无象监心灯”展现了佛法的传承和僧人的内在修持。"六代"可能指的是法脉的传承,而"万缘无象"则表明对世间万物的观照和超脱。

接下来的“赤城道远明霞画,瀑布声寒月照冰”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景色,其中“赤城道远”可能是指一条通往赤城的道路,这里暗示着僧人即将离开的地方。"明霞画"和"月照冰"则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宁静。

最后,“迹似孤云縻不得,清秋归兴杖蛮藤”表达了僧人的行踪如同孤云难以捉摸,而“清秋归兴”则是对僧人归去时节和心境的描写。"杖蛮藤"则可能是指僧人手持禅杖,在荒野中漫步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和深邃的佛法修行,展现了僧人的精神世界及其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

收录诗词(1)

张师德(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程给事知越州

才臣新命辍卿联,漕挽于今委重官。

一道去蠲民疾苦,重江宁恤路艰难。

行舟使节威声远,祖帐都门暑气残。

奏课伫闻居上等,归来恩异耸群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小桃源

策杖西行路曲斜,一溪春水野人家。

武陵胜处今何在,不问桃源问落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题梅坛(其一)

上疏归来日已西,山中旋制薜萝衣。

谋身岂为金丹秘,去国应知火祚移。

风露满林蝉几蜕,松杉绕屋鹤孤飞。

瓣香仆仆非公愿,自有忠诚天地知。

形式: 七言律诗

九鲤湖

半生漂落江湖外,此日登楼花正开。

丹灶依然沈涧水,珠帘空自挂瑶台。

昔年道士何时去,前度游人今又来。

点检洞门题咏处,几多墨迹篆苍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