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策杖西行路曲斜,一溪春水野人家。
武陵胜处今何在,不问桃源问落花。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师夔的作品,名为《小桃源》。诗中的意境幽深,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
"策杖西行路曲斜,一溪春水野人家。"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手持竹杖,沿着蜿蜒的道路向西行走,眼前是一条在春天里潺潺流淌的小溪和隐秘的田园风光。这里的“曲斜”表达了一种自然而不做作的美,带有一丝闲适自得的情趣。
"武陵胜处今何在,不问桃源问落花。"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上的武陵桃源的向往与怀念。而“不问桃源问落花”一句,更显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中那些已逝美好时光的留恋和追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世界的向往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情怀。张师夔在这里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同时也映射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寄托的意境。
不详
上疏归来日已西,山中旋制薜萝衣。
谋身岂为金丹秘,去国应知火祚移。
风露满林蝉几蜕,松杉绕屋鹤孤飞。
瓣香仆仆非公愿,自有忠诚天地知。
半生漂落江湖外,此日登楼花正开。
丹灶依然沈涧水,珠帘空自挂瑶台。
昔年道士何时去,前度游人今又来。
点检洞门题咏处,几多墨迹篆苍苔。
深院海棠,谁倩春工染就。映窗户、烂如锦绣。
东君何意,便风狂雨骤。堪恨处,一枝未曾到手。
今日乍晴,匆匆命酒。犹及见、胭脂半透。
残红几点,明朝知在否。问何似,去年看花时候。
多少胭脂,匀成点就。千枝乱、攒红堆绣。
花无长好,更光阴去骤。对景忆良朋,故应招手。
曾记年时,花间把酒。枉淋浪、春衫湿透。
文园今病,问远能来否。却道有,荼蘼牡丹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