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晚思

桐槿日零落,雨馀方寂寥。

枕寒庄蝶去,窗冷胤萤销。

取适琴将酒,忘名牧与樵。

平生有游旧,一一在烟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梧桐槿花日渐凋零,雨后显得更加寂静寥落。
寒冷的夜晚,连蝴蝶都离开枕头,窗户冷得连萤火虫的光都消失了。
拿起琴,斟满酒,忘却了名字,无论是放牧还是砍柴的生活。
一生中结交的游伴,如今都各自在遥远的天际。

注释

桐槿:梧桐和槿花,两种植物。
寂寥:寂静而空旷。
枕寒:寒冷的枕头。
胤萤:古代称萤火虫为胤。
取适:寻求舒适。
忘名:忘记世俗的名声。
游旧:老朋友。
烟霄:形容遥远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寂静与凄凉气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怀旧之情。首句“桐槿日零落”,以桐树的花瓣比喻时间的流逝,暗示季节的更迭和岁月的消亡。第二句“雨馀方寂寥”则通过细雨后的宁静,烘托出一种淡远而幽深的氛围。

接着,“枕寒庄蝶去”、“窗冷胤萌销”,诗人用枕头上的寒意和窗棂间萤火虫的微光,勾勒出室内的凄凉与夜的寂静。这些细节不仅描绘了秋夜的清冷,也暗示了诗人的心境。

“取适琴将酒”、“忘名牧与樵”,则是诗人在这样的氛围中,提起古琴,斟酌美酒,与隐逸之士或山林中的樵夫相聚,以此来暂时忘却世间的喧嚣和个人的姓名,这里的“忘名”有着深刻的心灵诉求。

最后,“平生有游旧,一一在烟霄”,诗人回忆起往昔的游历,每一次都如同消散在云雾之中,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和对逝去岁月的深深怀念。

这首诗通过层次分明、意境交融的描写,将秋日晚思的孤寂与怀旧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荆门西下

一夕南风一叶危,荆云回望夏云时。

人生岂得轻离别,天意何曾忌险巇。

骨肉书题安绝徼,蕙兰蹊径失佳期。

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药转

郁金堂北画楼东,换骨神方上药通。

露气暗连青桂苑,风声偏猎紫兰丛。

长筹未必输孙皓,香枣何劳问石崇。

忆事怀人兼得句,翠衾归卧绣帘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览古

莫恃金汤忽太平,草间霜露古今情。

空糊赪坏真何益,欲举黄旗竟未成。

长乐瓦飞随水逝,景阳钟堕失天明。

回头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尧不为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赴职梓潼留别畏之员外同年

佳兆联翩遇凤凰,雕文羽帐紫金床。

桂花香处同高第,柿叶翻时独悼亡。

乌鹊失栖长不定,鸳鸯何事自相将。

京华庸蜀三千里,送到咸阳见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