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

令节寰宇泰,神都佳气浓。

赓歌禹功盛,击壤尧年丰。

九奏碧霄里,千官皇泽中。

南山澄凝黛,曲水清涵空。

金玉美王度,欢康谣国风。

睿文垂日月,永与天无穷。

形式: 排律

翻译

节日氛围普照全球,京都祥瑞浓厚。
赞美大禹的丰功伟绩,人们歌颂在尧帝盛世。
仙乐在碧空回荡,百官沐浴皇恩之中。
南山如黛色深沉,弯曲的水流清澈映空。
金玉般的美德,国家繁荣安康的歌谣。
智慧的文治光照日月,永远延续,无尽无穷。

注释

令节:节日。
寰宇:全世界。
泰:安宁。
神都:京都。
赓歌:歌颂。
禹功:大禹的功绩。
盛:旺盛。
尧年:尧帝时期。
九奏:九种音乐。
碧霄:青天。
千官:众多官员。
皇泽:皇上的恩惠。
南山:南山。
澄凝黛:山色如黛。
曲水:弯曲的水流。
涵空:倒映天空。
金玉:比喻美德。
王度:王者风范。
谣国风:歌谣反映国家风气。
睿文:明智的文章。
永与天无穷:永远流传不息。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武元衡的作品,名为《奉和圣制丰年多庆九日示怀》。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繁荣、农业丰收的描述,以及对皇帝治国有方和神话传说的颂扬。

"令节寰宇泰,神都佳气浓。"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祥瑞之气充满天地的情景,"令节"指的是吉利的节日或时期,"寰宇"指的是整个世界,而"神都"则是古代对帝都或仙境的美称,表明诗人心目中有一个超凡脱俗的理想之地。

"赓歌禹功盛,击壤尧年丰。" 这两句通过历史上的圣王禹和尧来比喻当今皇帝,也强调了农业生产的繁荣。"赓歌"是指吟唱赞美之词,而"禹功"、"尧年"则分别代表了古代两位圣明君主的伟大成就。

"九奏碧霄里,千官皇泽中。" 这两句描绘的是天界和人间的和谐共融。"九奏"可能指的是祭祀时的礼乐,而"碧霄"则是对天空的一种美好形容,表明上天对人的恩泽;"千官"指的是朝廷内众多的官员,而"皇泽"则强调了君主的恩惠广被。

"南山澄凝黛,曲水清涵空。" 这两句通过自然景物来反映出作者心中的宁静与宽广。"南山"和"曲水"都是常见的诗词意象,而"澄凝黛"和"清涵空"则形容了山水之美,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情怀。

"金玉美王度,欢康谣国风。" 这两句通过对皇帝德行的赞颂来表现国家的安定与人民的欢乐。"金玉"象征着贵重和纯洁,而"美王度"则是对君主品德的高度评价;"欢康"指的是百姓的幸福安康,而"谣国风"则表明这种状态已经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话题。

"睿文垂日月,永与天无穷。" 最后两句则是对皇帝智慧和统治寿命的美好祝愿。"睿文"指的是君主的英明文治,而"垂日月"则形容了这种智慧如同日月般常新不息;"永与天无穷"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皇帝的统治能像天地一样长久。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传说的引用,以及对君主德行和国家盛世的颂扬,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政治文化的一种理想化构建。

收录诗词(196)

武元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政治家,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字:伯苍
  • 籍贯: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
  • 生卒年:758―815

相关古诗词

奉酬淮南中书相公见寄

扬州隋故都,竹使汉名儒。

翊圣恩华异,持衡节制殊。

朝廷连受脤,台座接吁谟。

金玉裁王度,丹书奉帝俞。

九重辞象魏,千里握兵符。

铁马秋临塞,虹旌夜渡泸。

江长梅笛怨,天远桂轮孤。

浩叹烟霜晓,芳期兰蕙芜。

雅言书一札,宾海雁东隅。

岁月奔波尽,音徽雾雨濡。

蜀江分井络,锦浪入淮湖。

独抱相思恨,关山不可踰。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独不见

荆门一柱观,楚国三休殿。

环佩俨神仙,辉光生顾盼。

春风细腰舞,明月高堂宴。

梦泽水连云,渚宫花似霰。

俄惊白日晚,始悟炎凉变。

别岛异波潮,离鸿分海县。

南北断相闻,叹嗟独不见。

形式: 古风

秋日出游偶作

黄花丹叶满江城,暂爱江头风景清。

闲步欲舒山野性,貔貅不许独行人。

形式: 古风

秋日对酒

行年过始衰,秋至独先悲。

事往怜神魄,感深滋涕洟。

百忧纷在虑,一醉兀无思。

宝瑟拂麈匣,徽音凝朱丝。

幽圃蕙兰气,烟窗松桂姿。

我乏济时略,杖节抚藩维。

山川大兵后,牢落空城池。

惊沙犹振野,绿草生荒陂。

物变风雨顺,人怀天地慈。

春耕事秋战,戎马去封陲。

波澜暗超忽,坚白亦磷缁。

客有自嵩颍,重徵栖隐期。

丹诀学仙晚,白云归谷迟。

君恩不可报,霜露绕南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