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皇帝赵桢所作,名为《逍遥咏(其十一)》。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诗歌。
开篇“非人口似泻汾河”将人们口中的言语比喻成奔腾不息的泻汾河流,形象地描绘了当时社会上的是非之声。紧接着,“此辈尘中有甚多”则表明诗人对这种现状感到困惑和无奈。
“心恨貌恭无定止,舌誇端正乱乖讹”一句,通过对比内心的真实感受与外在的言谈举止,表现了诗人对于那些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人群的不满和批判。这里的“心恨”指的是内心深处的怨恨,“貌恭”则是形容那些假装谦逊之人的外在态度。
“为官善政身荣禄,利剑休教石上磨”这两句诗强调了理想中的政治清明与个人的修养。诗人期望的是能有良好的政治环境(善政),个人也能因此而得到荣誉和赏赐(身荣禄)。同时,通过“利剑休教石上磨”,比喻诗人希望能够在平静的环境中不断磨砺自己的才智。
最后,“立待满盈船陷水,恶风从被海神拖”则是对未来命运的担忧。这里的“立待满盈船”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满载而归的期待,但同时也担心会因为外界不利的因素(如恶风)导致失败,甚至被超自然力量所左右。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个人情感世界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