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缴非无意,随阳自有期。

飞霜联伯仲,叫月应埙篪。

小雅宣王什,登歌武帝辞。

青冥时矫翼,燕雀尔焉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避开征税并非出于本意,跟随阳光自然有它的时节。
如同霜降与仲秋相连,鸟儿鸣叫响应着月夜的和谐。
这是《小雅》中的篇章,咏唱的是宣王时代的诗歌,也包含了武帝的赞歌。
在广阔的天空中,我偶尔展翅飞翔,对于燕雀来说,它们怎能理解我的志向。

注释

避缴:避开征税。
非无意:并非出于本意。
随阳:跟随阳光。
自有期:自然有它的时节。
飞霜:霜降。
伯仲:指秋季的两个节气。
叫月:鸟儿鸣叫相应月亮。
埙篪:古代的两种乐器,这里比喻和谐的鸣叫。
小雅:《诗经》中的一个部分。
宣王什:宣王时代的诗歌篇目。
登歌:赞歌。
武帝辞:武帝时代的诗歌。
青冥:广阔的天空。
矫翼:展翅飞翔。
燕雀:比喻平凡的人或物。
焉知:怎能理解。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丁谓所作的《雁》。诗中融合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与深邃意境的构建,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避缴非无意,随阳自有期。"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避缴"指的是鸟类在季节更替时的迁徙行为,而"随阳"则是对这种自然规律的顺应。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出一种对生命流转、自然循环的感悟。

"飞霜联伯仲,叫月应埙篪。" 这两句中,"飞霜"描绘了寒冷季节中霜雪纷飞的景致,而"伯仲"和"叫月"则隐含着诗人对古代圣哲或高洁之士的怀念与呼唤。"埙篪"是一种古代乐器,借此象征性的语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文化的向往。

"小雅宣王什,登歌武帝辞。" 这两句引用了《诗经·小雅》中的篇章和汉武帝时期的乐曲,以此强调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伟人的敬仰。

"青冥时矫翼,燕雀尔焉知。" 最后两句中,"青冥"指的是天空的辽阔,而"矫翼"则是形容鸟儿展翅欲飞的姿态。"燕雀"即普通的麻雀,而"尔焉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小动物是否能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疑问。

整首诗以其精致的意象和深远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与个人情感的独到把握。

收录诗词(157)

丁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更字公言。五代时迁居苏州。祖父丁守节,与范仲淹曾祖范梦龄同是吴越国中吴军节度使钱文奉(钱镠之孙)的幕僚,任节度推官,遂为长洲人。离京时,宋真宗特赐御诗七言四韵和五言十韵,“尤为盛事”。他同时兼任使持节苏州诸军事、苏州刺史、苏州管内观察处置堤堰桥道等使,又兼任知升州军州事。天禧初(1017),以吏部尚书复参知政事。不久,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任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平章事兼太子少师。乾兴元年(1022),封为晋国公。显赫一时,贵震天下

  • 字:谓之
  • 籍贯:丁氏先祖是河北
  • 生卒年:966-1037

相关古诗词

妙尽三才象,精皆九贡金。

克商迁洛邑,兴汉出汾阴。

郜赂惭非道,秦求愧丑心。

观铭知考甫,伛偻戒何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嵩岳闻笙

烟筱裁圆直,霜匏镂密深。

雅将镛间奏,清与磬同音。

隋作工何妙,娲传制可寻。

师夔如审曲,知我发生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几集元规会,曾留子建题。

东南当日出,西北与云齐。

帝里五百尺,仙家十二梯。

吹箫多感激,丹凤竟相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行不伤田亩,饥无坏果林。

渡云连臂饮,宿月拥条吟。

愈疾知调气,消忧学定心。

沐猴多损物,远矣莫相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