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海会寺次楸村韵(其一)

山郭雨初霁,招提忽入来。

寒云流梵韵,湿翠上莲台。

钵为投诗满,扉缘憩客开。

催耕馀好鸟,人静语林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诗人探访海会寺的情景。首句“山郭雨初霁”,点明了地点和天气变化,雨后的山郭显得清新宁静。接着,“招提忽入来”一句,巧妙地将寺庙比作招引,生动地展现了寺庙在雨后突然映入眼帘的景象。

“寒云流梵韵,湿翠上莲台”两句,运用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手法,寒云流动,梵音悠扬,湿绿的翠色蔓延至莲花台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暗示了寺庙的宗教氛围。

“钵为投诗满,扉缘憩客开”则进一步展示了寺庙的日常活动和待客之道。僧侣们以诗相赠,门扉因接待客人而开启,体现了寺庙与外界的交流与和谐共处。

最后,“催耕馀好鸟,人静语林隈”描绘了寺外的自然景象,余晖下的鸟儿在林间低语,与寺庙内的宁静形成对比,又相互融合,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山郭中海会寺的宁静之美,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28)

张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海会寺次楸村韵(其二)

野趣自清旷,丰年情不同。

泉新茶碗碧,火宿石垆红。

眺海三层阁,栽花半亩宫。

息心尘外赏,远屿夕烟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台湾杂咏(其二)

天空海阔任婆娑,极目冈陵髻似螺。

草地桑苗迟作赋,鸿濛笔墨渐开科。

狰狞番女披衣少,劳苦车牛涉水多。

五十年前兵甲事,犹馀父老为谈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恭纪惠献贝子王平定浙闽功迹颂言(其一)

简膺虎竹出天潢,重倚长城奠楚疆。

越海移幢游釜纵,闽封提旅丑蛮张。

肤功巳奏题铜柱,圣虑无烦宠凤章。

南国祇今遗泰泽,金环千载映辉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恭纪惠献贝子王平定浙闽功迹颂言(其二)

功仁积累后昌宜,莲幕重开制两师。

浙水闽山隆旧祀,彝樽龙勺仰新祠。

香飘汉末浮龙黼,璧耀牛墟引凤旗。

槎使同疆逢盛典,未兴趋事共讴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