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十五首(其七)

第一玄,拶破髑髅前。第二玄,照用在机先。

第三玄,物我两俱全。第一要,个中明得兆。

第二要,机俊未为妙。第三要,觌面须回照。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慧方所作的《偈颂十五首》中的第七首,以禅宗的智慧和哲理为主题。诗中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的手法,探讨了禅悟的三个层次以及修行者在追求觉悟过程中的三个关键要素。

“第一玄,拶破髑髅前。” 这句诗以“拶破髑髅”为喻,形象地表达了在深入探索内心深处时,需要勇敢面对自我,打破对自我的固有认知,以达到更深层次的觉醒。

“第二玄,照用在机先。” 这句强调了在行动之前,即在事物发生之前,就应具备洞察力和预见性,如同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预知并适应变化,体现了禅宗中“机锋”的概念,即在恰当的时机采取行动。

“第三玄,物我两俱全。” 这句揭示了在禅悟的最高境界中,个体与万物、自我与他者之间不再有界限,达到了和谐统一的状态,体现了禅宗中“无我”的思想,即超越了个人的局限,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

“第一要,个中明得兆。” 强调了在追求觉悟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在内心深处找到线索,明确自己的方向和目标,这是修行的第一步。

“第二要,机俊未为妙。” 提醒修行者,仅仅依靠机巧或聪明并不足以达到真正的觉悟,真正的智慧在于顺应自然,不刻意追求,自然而然地流露。

“第三要,觌面须回照。” 最后一句强调了在面对现实时,需要有反观自省的能力,通过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修正和完善自我,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清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阐述了禅宗修行的深刻内涵,从面对自我、洞察先机、达到物我合一,到明确目标、避免过度依赖机巧、通过反观自省实现内在的和谐与成长,展现了禅宗哲学的深邃与智慧。

收录诗词(80)

释慧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十五首(其八)

日炙风吹知几年,玄中密意妙难传。

当机若见首山老,直下应须了目前。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偈颂十五首(其九)

令人翻忆老云门,问答全超未足论。

棒下责情还会否,夜深明月照前村。

形式: 偈颂 押[元]韵

偈颂十五首(其十)

露柱患痈疖,灯笼却皱眉。

个中无限意,曾不堕闻思。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偈颂十五首(其十一)

吹毛宝剑当机妙,切玉如泥孰可猜。

不犯锋芒全正令,法王心印为君开。

形式: 偈颂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