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题杨崙西花笑楼填词图

记蘋边话雨,和新词、分擘小银笺。

恰兰膏、半剪乌丝,减字调仿金荃。

比似黄河争唱,按拍付婵娟。

一夕红楼上,花笑当筵。

底事倦游词客,甚江湖载酒,閒却年年。

忆坠欢如梦,心住白鸥边。

羡刘樊、双声度曲,傍玉台、写韵倚香肩。

争知我、抱囊琴,望悽绝无弦。

形式: 押[先]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填词之人的创作心境与情感世界。诗人潘飞声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融合,营造出一种既浪漫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记蘋边话雨”,开篇即以轻柔的笔触描绘了雨中水草的景象,暗示着创作灵感的萌发。“和新词、分擘小银笺”,展现填词人精心构思、挥毫泼墨的情景,将创作过程的细致与专注表现得淋漓尽致。

“恰兰膏、半剪乌丝,减字调仿金荃”,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填词人在创作时的用心与技巧,如同在兰花膏上剪裁乌丝,模仿古代经典之作,追求艺术的精妙与完美。

“比似黄河争唱,按拍付婵娟”,进一步渲染了填词活动的热烈与优雅,仿佛黄河之水激荡,婵娟(女子)轻盈地按节拍歌唱,展现出艺术表演的生动与魅力。

“一夕红楼上,花笑当筵”,描绘了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宴会场景,红楼上鲜花盛开,映衬着宴会上的欢乐气氛,花儿似乎也在微笑,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趣味。

“底事倦游词客,甚江湖载酒,閒却年年”,表达了对游历四方、饱经风霜的词人的感慨,尽管他们曾四处奔波,但如今似乎对饮酒赋诗的生活感到厌倦,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与无奈。

“忆坠欢如梦,心住白鸥边”,回忆起往昔的欢乐时光,如同梦境般美好,词人心灵仿佛停留在自由自在的白鸥之旁,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羡刘樊、双声度曲,傍玉台、写韵倚香肩”,借古人的故事,表达了对和谐、美好的艺术合作的赞美,以及对在玉台旁、香肩依偎下创作的向往。

“争知我、抱囊琴,望悽绝无弦”,最后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自己虽怀才不遇、渴望琴音却无琴可弹的孤独与哀愁,深化了主题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填词活动的美学价值与个人情感的深度,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209)

潘飞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一枝春.十二月六日偕姬人登隔山探梅。日暮刺船烟水中,鬓影衣香,画入明镜,白云翠黛,竹外窥人。自倚长调,教以琼箫度之。不减白石老仙过松陵风致也

同爱清寒,问霜禽几日,梅花开了。

携来翠袖,博得癯仙都笑。

多情石帚,赋疏影、旧时词稿。

应更把、罗绮围香,占尽寿阳春早。重寻苇边兰棹。

度歌云一缕,湖山青绕。琼妃玉立,媚我小红姿皎。

松陵画里写烟水,鬓鬟双照。

还唤起、花外凉蟾,玉龙夜悄。

形式:

浪淘沙.黄日坡茂才招集禺阳草堂,拜坡仙生日

肃拜仰须眉。笠展图披。命宫磨蝎并昌黎。

幸有解禅天女在,诵偈相随。进酒谱新词。

笺墨横飞。海山仙恨不同时。

手汲寒泉添茗供,摘取南枝。

形式:

虞美人.虹桥仙馆观武彝虹桥木,从兄伯澄郎中属题

岩阿不秘神功迹。连理同珍惜。玉符金简渺难寻。

犹认随刊辛苦八年心。幔亭张乐群仙聚。

记踏鳌梁背。涂山神女不曾知。

飞落人间多恐种相思。

形式:

浪淘沙.襟江阁题壁

凉露湿烟莎。明月扬波。楼台深夜听笙歌。

我欲乘风何处去,磨剑天河。霜鬓几曾皤。

休问蹉跎。箫声谁为忆秦娥。

回首旧游浑似梦,梦又无多。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