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襟江阁题壁

凉露湿烟莎。明月扬波。楼台深夜听笙歌。

我欲乘风何处去,磨剑天河。霜鬓几曾皤。

休问蹉跎。箫声谁为忆秦娥。

回首旧游浑似梦,梦又无多。

形式:

鉴赏

此词《浪淘沙·襟江阁题壁》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描绘了一幅夜色中的江边景象,充满了深沉与幽远的情感。

“凉露湿烟莎”,开篇即以细腻之笔勾勒出夜晚江边的凉爽与湿润,露水沾湿了草丛,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明月扬波”,一轮明月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光影交织,美不胜收。这两句通过视觉与触觉的结合,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夜晚。

“楼台深夜听笙歌”,夜深人静之时,远处传来悠扬的笙歌声,仿佛是远方的乐章在耳边轻轻回响,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听觉上的享受,也暗示了夜晚的繁华与生活的美好。

“我欲乘风何处去,磨剑天河”,词人表达了想要乘风而去的渴望,寻找一个未知的世界。这里既有对自由的向往,也有对自我提升、追求卓越的寓意,磨剑天河则象征着不断磨砺自己,以期达到更高的境界。

“霜鬓几曾皤”,岁月如梭,词人的鬓发已白,却未曾感到岁月的流逝。这句既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是对自己保持年轻心态的自许。

“休问蹉跎”,面对人生的起伏与挫折,词人选择不去追问过去的得失,而是以豁达的态度面对未来。这是一种成熟与智慧的表现。

“箫声谁为忆秦娥”,箫声响起,是否有人在思念那个名为“秦娥”的女子?这个问题留给读者无限遐想的空间,既有对爱情的憧憬,也有对过往情感的怀念。

“回首旧游浑似梦,梦又无多”,最后两句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词人回顾往昔,发现那些美好的回忆仿佛梦境一般,转瞬即逝。同时,他也意识到,这样的梦境已经不多了,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深深感慨和对生命有限性的思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词人对自然、人生、情感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

收录诗词(209)

潘飞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

荡湖船、花天酒地,鹅潭占尽烟水。

东风无赖吹新绿,双桨趁潮而至。明月起。

恰三五银蟾,圆照人初醉。深杯劝未。

试唤出珠娘,琵琶遮面,香影度帘低。

花田好,依旧红楼十里。张乔无复罗绮。

廿年应悔寻芳晚,蓦地替春憔悴。箫莫倚。

怕纸醉金迷,忘了娉婷意。重来定记。

有拍拍沙鸥,垂垂丝柳,写尽断肠耳。

形式:

高阳台

今世为花,前生是月,多情多怨难禁。

十二红楼,为谁阁住春阴。

重帘蝶梦飞难度,倩何人、弹醒瑶琴。

悄回头,暗数华年,轻逗芳心。

瑶华公子伤春惯,况露花风絮,早结愁深。

底事相逢,无端负了香衾。

著身花雨浑无迹,怕三生、消息难寻。莫销魂。

玉枕腾腾,冷到而今。

形式:

齐天乐

绮寮罢宴桃花底,虹船夜深偷返。

嚼曲含香,弹筝送月,重理红妆相见。金尊待劝。

算一片柔肠,博伊情愿。

艳想秾愁,为卿忘却旧莺燕。氛氲兰气未散。

怕轻移凤镜,花影零乱。

银烛凄烟,钿笼弄雪,消得风丝香软。良宵苦短。

对曲曲屏山,酒醒春远。护住梨魂,晓寒帘慢卷。

形式:

喝火令.题得月校书香梦楼图

月照红珊枕,风摇白玉珰。钩声惊破梦痕香。

偷见夜深衣薄,皓腕剔银釭。

栖凤帘垂地,描鸾镜倚妆。画楼疑是郁金堂。

记得楼头窗外锁银塘。

记得银塘露下,花底睡鸳鸯。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