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浙东皇甫中丞

闲闲麋鹿或相随,一两年来鬓欲衰。

琴砚共依春酒瓮,云霞覆著破柴篱。

注书不向时流说,种药空令道者知。

久带纱巾仍藉草,山中那得见朝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悠闲的麋鹿相伴左右,近两年来我已鬓发斑白。
琴与砚台伴着春酒缸,云霞覆盖着破旧的柴篱笆。
研读古籍不迎合世俗之言,种植草药唯让道者知晓。
长久以来戴着纱巾,躺在草地上,山中哪还能见到朝廷的礼仪呢。

注释

闲闲:悠闲自在的样子。
麋鹿:一种大型鹿类,象征隐逸生活。
鬓欲衰:指鬓发渐白,暗示岁月流逝。
琴砚:琴和砚台,代表文人雅趣。
云霞覆著:形容环境清幽,如诗如画。
道者:指有道之人,可能指隐士或修行者。
朝仪:朝廷的礼仪,代指官场或社会常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闲闲麋鹿或相随,一两年来鬓欲衰" 这两句诗语言简洁,意境悠远。麋鹿在这里象征着一种自由自在、不受羁绊的生灵状态,而“一两年来鬓欲衰”则透露出时间流逝和个人生命力的衰退,从而引发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琴砚共依春酒瓮,云霞覆著破柴篱" 这里的“琴砚共依春酒瓮”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中的艺术享受和物质自足。而“云霞覆著破柴篱”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明诗人所处之地与世隔绝,只有大自然的美好伴随。

"注书不向时流说,种药空令道者知"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研究和个人修养的重视,以及对外界喧嚣的超然。诗人潜心于学问,不为世俗所动,而“种药”则是隐居生活中的一种自给自足。

"久带纱巾仍藉草,山中那得见朝仪" 最后两句诗,则更深一步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亲和与融入,以及对世俗礼仪的彻底放弃。诗人在山林之中,连最基本的装扮也已抛诸脑后,与大自然合为一体。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心境。

收录诗词(35)

秦系(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晚秋拾遗朱放访山居

不逐时人后,终年独闭关。

家中贫自乐,石上卧常闲。

坠栗添新味,寒花带老颜。

侍臣当献纳,那得到空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献薛仆射

由来那敢议轻肥,散发行歌自采薇。

逋客未能忘野兴,辟书翻遣脱荷衣。

家中匹妇空相笑,池上群鸥尽欲飞。

更乞大贤容小隐,益看愚谷有光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鲍防员外见寻因书情呈赠

少小为儒不自强,如今懒复见侯王。

览镜已知身渐老,买山将作计偏长。

荒凉鸟兽同三径,撩乱琴书共一床。

犹有郎官来问疾,时人莫道我佯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题石室山王宁所居

白云知所好,柏叶幸加餐。

石镜妻将照,仙书我借看。

鸟来翻药碗,猿饮怕鱼竿。

借问檐前树,何枝曾挂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