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其二)莫愁湖

湖上好花株。花好花残总似奴。

夫似沉沉湖底月,虚无。一在萧关一在吴。

愁月月同孤。说与愁花花向隅。

愁月愁花愁欲死,糊涂。是谁题作莫愁湖。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押[虞]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词人俞彦的《南乡子·其二·莫愁湖》以莫愁湖为背景,通过湖上的花和月,表达了深深的愁绪。"湖上好花株"描绘了湖面上美丽的花朵,然而"花好花残总似奴",暗示了花开花落如同人生的无常,如同奴仆般无法自主。接下来的"夫似沉沉湖底月,虚无",将湖中月影比喻为深沉而虚幻,进一步渲染了寂寞和空虚的氛围。

"一在萧关一在吴",通过空间的对比,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一个在边关,一个在江南,两地相隔,增添了愁苦之情。"愁月月同孤",月亮也成了愁苦的象征,与词人一同孤独。

"说与愁花花向隅",将花儿比喻为同样陷入愁苦的自己,独自面对角落,显得更加凄凉。最后,词人感叹"愁月愁花愁欲死,糊涂",愁苦到了极致,连自己都感到迷茫和困惑。

整首词以莫愁湖为载体,通过花、月、空间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和无尽的哀愁,以及对未知命运的迷茫。"是谁题作莫愁湖"则以疑问收尾,引发读者对"莫愁"这一名字背后含义的思考,增添了词的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98)

俞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约公元一六一五年前后在世)字仲茅。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历官光禄寺少卿。彦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今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 籍贯:上元
  • 生卒年:公元一六0一年

相关古诗词

醉落魄.音托.本调

青骢紫陌。花丛里戟门深宅。障泥绣锦珊瑚策。

问柳章台,折取旧春色。笙歌日暮能留客。

山公沉醉接䍦侧。院西渐隐姮娥魄。

拌取明朝,短梦小窗白。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踏莎行.繇黄牛峡至净江,途次忆欧阳公小词,戏效颦二阕,时已量移南枢(其一)

一水盈盈,亲朋久待。那知尚滞黄陵界。

楚天尽处是夷陵,黄陵又在夷陵外。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繇黄牛峡至净江,途次忆欧阳公小词,戏效颦二阕,时已量移南枢(其二)

人鲊瓮甜,鬼门关隘。虎头狼尾滩形怪。

夷陵尽处是黄陵,净江又在黄陵外。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小重山.别思

片帆烟雨下孤城。数株新录软、茜红明。

春江何似玉人情。风乍起,远渚石桥平。

且自说归程。小楼深夜月、炙银笙。

蓟门幽梦恐难凭。虽有泪,寄不到金陵。

形式: 词牌: 小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