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徐士亨所藏怀素自序真迹吴匏庵许摹寄速之

藏真傥荡人,草书如易耳。

羲献百世师,拟步争尺咫。

长驱并颠旭,所至非易矣。

笔势酒发之,将腕兵其指。

潜锋在浑沦,藏力于纤靡。

恍恍迟速间,神妙出生死。

心以禅观通,随物得书旨。

风云及虺蛇,信笔变不止。

一笔备一变,万变万象起。

固足称草圣,多括类书史。

史迁尝自序,此作良有以。

汗漫逾千言,灿烂连数纸。

初纸记子美,曾补龟玉毁。

山谷亦未见,曾遭穆父鄙。

后人况肉眼,狐鼠得疑似。

丧乱七百年,天岂慭遗此。

今日复何日,所遇亦天使。

未能寻文读,且以指画几。

叹羡及末卷,题识惊娓娓。

名衔十有六,尚漏薛刘米。

西台与祁国,绪论甫先启。

同叔相诺唯,公卷特许纪。

此辈推名流,逐逐到馀子。

非惟致赞颂,流传悉源委。

譬群介辅宾,传命以成礼。

譬徵十朋龟,信吉无馀拟。

季子肯拓致,我诗系其尾。

南州肯勒石,万本播不已。

不然此纸者,孤注安足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观徐士亨所藏怀素自序真迹吴匏庵许摹寄速之》是一首欣赏书法艺术的诗。诗人以藏真(真迹)为引,赞叹怀素草书的精湛技艺,将其与王羲之、王献之等大师相提并论,强调怀素草书的创新与不易。诗中描述了怀素笔下的线条变化无穷,仿佛风云变幻,既有禅意又有生命气息。诗人还提及了怀素作品的历史地位,如李白的赞誉和山谷(黄庭坚)的贬抑,以及历经战乱后的珍贵。

沈周通过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怀素草书的敬仰和对其作品流传价值的认可。他将怀素的墨宝视为群介辅佐宾主,传递重要讯息,如同占卜吉凶的龟甲。最后,诗人期待这些珍品能被广泛传播,如季子拓印,南州刻石,永续流传。

整首诗语言流畅,形象生动,充分展现了沈周对于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欣赏,以及对于怀素作品的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题林和靖手帖用东坡韵

我爱翁书得瘦硬,云腴濯尽西湖渌。

西台少肉是真评,数行清莹含冰玉。

宛然风节溢其间,此字此翁俱绝俗。

开缄见字即见翁,五百年来如转烛。

可怜人物两相求,落我掌中珠有足。

水边孤坟我曾拜,土冷烟荒骨难肉。

当时州吏岁劳问,于今祀典谁登录。

翁固不能知我悲,聊对湖山歌楚曲。

我歌湖山亦不知,惟有春鸠叫深竹。

归来把酒吊双缄,犹胜无钱对寒菊。

形式: 古风

速张友山题和靖二帖

老去知吟苦,新篇忍重烦。

搔头丝坠地,点笔雨临轩。

小简完双璧,长城重五言。

逋仙当不死,字字与招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录余青阳廷心与郑山子美手札

国难仓惶细语笺,危城落日大江边。

干戈一胆公生死,涕泪千年尚简篇。

家里识绦如有妇,波心抱印若无渊。

烧香洗手重新录,飒觉英灵笔研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华光禄汝德石延年古松诗

曼卿号诗豪,发奇索幽秘。

对语禽关乐,生香花交树。

翕然伊洛间,妙绝称者亟。

清放挟滑稽,其风如晋靡。

马逸遭踬坠,云赖石学士。

狂调烟花馆,弗愧街司箠。

落考褫华袍,坐啸傲群耻。

作诗喻罢进,遗韵寓谑旨。

排闼就钱愚,博饮略汝尔。

卒与刘潜醉,囚巢鳖自儗。

止酒迨遵戒,枯渴遂及死。

苍笔留松篇,心画森规矩。

古以画观人,无乃倒非是。

躐颜复涉柳,廉隅摄神鬼。

兽柙怒虎兕,武库耀戟棨。

当时朱夫子,不学九渊体。

道德百代师,朱紫曷足訾。

曼卿贲在外,紫阳衷则匪。

我今罔异同,口舌吾过矣。

拙肘叹莫学,聊以指运几。

缘辞更高讽,谡谩松风起。

其人当不亡,或在蓉城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