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林和靖手帖用东坡韵

我爱翁书得瘦硬,云腴濯尽西湖渌。

西台少肉是真评,数行清莹含冰玉。

宛然风节溢其间,此字此翁俱绝俗。

开缄见字即见翁,五百年来如转烛。

可怜人物两相求,落我掌中珠有足。

水边孤坟我曾拜,土冷烟荒骨难肉。

当时州吏岁劳问,于今祀典谁登录。

翁固不能知我悲,聊对湖山歌楚曲。

我歌湖山亦不知,惟有春鸠叫深竹。

归来把酒吊双缄,犹胜无钱对寒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题林和靖手帖用东坡韵》是一首题跋诗,通过对林和靖书法的赞美,表达了对先贤风范的敬仰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我爱翁书得瘦硬”直接称赞林和靖的书法风格,"瘦硬"二字形象地描绘出其笔力刚劲的特点。接着,“云腴濯尽西湖渌”以西湖的清澈比喻林和靖书法的纯净,"濯尽"一词更显其清新脱俗。

“西台少肉是真评”是对林和靖书法评价的引用,"少肉"形容其线条简洁有力,不拖泥带水。“数行清莹含冰玉”进一步强调其书法的晶莹剔透,犹如冰玉般高洁。诗人认为林和靖的人格与书法一样,都超凡脱俗。

“宛然风节溢其间”表达了对林和靖高尚品格的赞美,"风节"二字寓含了其道德操守。诗人感叹,见到他的字就如同见到他本人,时间虽已过去五百年,但其精神犹如转瞬即逝的烛光,依然熠熠生辉。

后半部分,诗人将自己与林和靖的命运相联系,感慨人事沧桑,林和靖的遗物成为自己的珍宝。同时,他也提及了对林和靖身后事的追忆,暗示其在世时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最后,诗人借饮酒凭吊,表达对林和靖的怀念,即使没有金钱,也胜过无趣的贫寒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书法作品赞美了一位古代文人,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深感慨,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057)

沈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 字:启南
  • 号:石田
  •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27~1509

相关古诗词

速张友山题和靖二帖

老去知吟苦,新篇忍重烦。

搔头丝坠地,点笔雨临轩。

小简完双璧,长城重五言。

逋仙当不死,字字与招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录余青阳廷心与郑山子美手札

国难仓惶细语笺,危城落日大江边。

干戈一胆公生死,涕泪千年尚简篇。

家里识绦如有妇,波心抱印若无渊。

烧香洗手重新录,飒觉英灵笔研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华光禄汝德石延年古松诗

曼卿号诗豪,发奇索幽秘。

对语禽关乐,生香花交树。

翕然伊洛间,妙绝称者亟。

清放挟滑稽,其风如晋靡。

马逸遭踬坠,云赖石学士。

狂调烟花馆,弗愧街司箠。

落考褫华袍,坐啸傲群耻。

作诗喻罢进,遗韵寓谑旨。

排闼就钱愚,博饮略汝尔。

卒与刘潜醉,囚巢鳖自儗。

止酒迨遵戒,枯渴遂及死。

苍笔留松篇,心画森规矩。

古以画观人,无乃倒非是。

躐颜复涉柳,廉隅摄神鬼。

兽柙怒虎兕,武库耀戟棨。

当时朱夫子,不学九渊体。

道德百代师,朱紫曷足訾。

曼卿贲在外,紫阳衷则匪。

我今罔异同,口舌吾过矣。

拙肘叹莫学,聊以指运几。

缘辞更高讽,谡谩松风起。

其人当不亡,或在蓉城里。

形式: 古风

题杨铁厓先生遗墨

铁厓山,铁道人。

戴铁冠,吹铁篴,铁色一尺面,铁衣七尺身。

元精育此老铁汉,铁肝铁胆,穷为义士达荩臣。

百剉不得折,突兀而轮囷。

文章奇倔似生铁,戛然有声惊鬼神。

小语补两汉,大语追先秦。

时流高价购铁语,贵铁不贵金与银。

不从嵇锻搰搰累俗好,不学许耕屑屑称齐民。

天河借水洗铁冠,笑吹铁篴骑玉麟。

而今观化不在世,好在天上参星辰。

惟馀此篇在故纸,铁笔不烂二千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