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柏行

寓斋数椽留十日,如此棱棱一株柏。

横看侧看无不奇,合睫相逢梦犹得。

阴乾澹惨灰星星,上枝翠点针矗矗。

晴穹浩荡压其顶,犹自拿空欲腾掷。

腹中空洞容万千,岁久玄蚼聚成国。

夜深吟院萧无人,飞起空中斗雌霓。

归来爪牙青血痕,四顾犹摄狐狸魂。

晓来亦如梦初觉,俛见大地盘其根。

岂因冰霜始淬厉,不待云雨方精神。

馀膏尚借百草活,坚节讵耻柔条邻。

倾颓甓甃翳荆蔓,独立相看发长叹。

凄凉寂寞谁肯过,日落空墙与君伴。

深山大泽斤斧追,重垣绮榭位置卑。

黄肠裂出钜鹿野,御史府中乌夜栖。

凋零一一目所见,底用头角犹低垂。

苍官倘见明月夜,密迩客窗来赋诗。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古柏行》由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株历经沧桑的古柏,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与坚韧的生命力。

诗中以“寓斋数椽留十日”开篇,引出对古柏的观察与思考。接着,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古柏的形态:“横看侧看无不奇”,强调了古柏的奇特之美;“阴乾澹惨灰星星,上枝翠点针矗矗”,通过对比阴暗与翠绿,突出了古柏的生机与坚韧;“晴穹浩荡压其顶,犹自拿空欲腾掷”,展现了古柏在自然环境中的顽强抗争;“腹中空洞容万千,岁久玄蚼聚成国”,赞美了古柏内部的庞大空间和岁月累积的丰富内涵;“夜深吟院萧无人,飞起空中斗雌霓”,描绘了夜晚古柏的静谧与神秘;“归来爪牙青血痕,四顾犹摄狐狸魂”,通过狐狸的反应,进一步强调了古柏的威严与力量;“晓来亦如梦初觉,俛见大地盘其根”,表达了对古柏生命力的敬畏与感慨。

诗人还通过“岂因冰霜始淬厉,不待云雨方精神”、“馀膏尚借百草活,坚节讵耻柔条邻”等诗句,表达了对古柏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最后,“深山大泽斤斧追,重垣绮榭位置卑”、“黄肠裂出钜鹿野,御史府中乌夜栖”、“凋零一一目所见,底用头角犹低垂”等描述,反映了古柏在自然与人类社会中的地位与命运,以及诗人对其命运的深切同情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古柏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古柏的自然美与生命力,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社会的深刻思考,体现了黄景仁诗歌的独特风格和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北里

北里新声不自愁,临风终日按箜篌。

等闲一听征人住,白了江南少妇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杂诗

騊駼本野骏,万里流沙来。

长嘶北风里,嚼断黄金枚。

奈何失所处,驱之瘴海隈。

炎蒸足溪峒,裹身绿烟堆。

长尾不停曳,草卧蚊如雷。

南人跨犀象,转斗声轰豗。

为君奋驰骤,猛兽皆惊摧。

龙性岂难变,报恩惟尽才。

落日下西北,同首心雠衰。

不怨用违地,朽骨终就埋。

但愿埋骨处,得近黄金台。

随珠可照夜,胡为悲暗投。

干将没地久,光乃烛斗牛。

物寿奇自耀,人命忧短修。

誉声满身后,不复来山邱。

谁能抱辛苦,于世真无求。

珵美孰能当,玄文悲处幽。

见罽或疑布,屈弦反直钩。

对之实气结,慷慨不自由。

及闻大人论,外此乃不忧。

清明杂薆昧,天地赖久留。

况彼薄俗见,汶汶何悠悠。

形式: 古风

送容甫归里(其二)

羡君乐事故园新,问字谈经大有人。

此日众中推折角,他年殿上侍重茵。

疗饥字少怜予陋,劝学言温鉴尔真。

自忖未材终放弃,江潭瓠落寄吟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容甫归里(其三)

聚本无端别可惊,寄书寄剑是生平。

脱囊生赠吴三尺,完璧全归赵百城。

酒尽云山俱黯黯,夜深心烛共明明。

前途鸥鸟如相讯,为道忘机是旧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