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江渎庙

坤轴东南倾,大江日夜注。

前驱下荆巫,馀涛略吴楚。

任势不期劳,得意缘所遇。

水也初无营,神哉亮谁主。

芳兰沉清华,碧藻舒翠缕。

晨鹄戏野岸,春凫集深渚。

均是得所安,而神岂私汝。

古来几精魂,舍此迷所处。

淫游不知还,沙村失烟树。

而我后千载,悠然在江浒。

抱啬贵无竞,矜名忌多取。

冥冥罨岸风,淫淫打船雨。

舞雪窥洪涛,开蘋渡前浦。

再拜谢神贶,聊复随所住。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渎庙的景象与诗人对神灵的敬畏之情。诗中以江水为线索,展现了其从东南倾斜,日夜奔流的壮丽景象。诗人通过“前驱下荆巫,馀涛略吴楚”描绘了江水的浩荡与广阔,体现了自然力量的雄伟。

接着,“任势不期劳,得意缘所遇”表达了江水顺其自然之势,无需刻意追求,却能到达目的地,寓意着顺应天道,自然和谐。诗人进一步赞美江水“水也初无营,神哉亮谁主”,认为江水之行,仿佛自有神灵主宰,充满了神秘与敬畏。

诗中描绘了江边的自然风光,“芳兰沉清华,碧藻舒翠缕”、“晨鹄戏野岸,春凫集深渚”,展现了江边植物的美丽与动物的生机,营造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诗人感慨于这些生物都能找到自己的栖息之所,而神灵似乎并不偏私。

最后,诗人提到古往今来,许多精魂都选择了江边作为归宿,而自己作为后来者,虽身处江边,却有着不同的追求——“抱啬贵无竞,矜名忌多取”。他表达了对物质欲望的节制,以及对名声的谨慎态度,希望能在自然与内心的平静中找到生活的真谛。

整首诗通过对江渎庙及其周围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收录诗词(37)

喻汝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子云墨池

读书岂不好,忧愤还自兹。

书中见古人,隐闵恻馀思。

遇险理有激,寻分意多随。

娟娟感姱容,戚戚念幽栖。

曾是无间然,孰焉惬所宜。

览之不自聊,怅然起遥悲。

不如拨置之,浊酒聊一持。

先生颇多事,斯心昧前知。

亦复坐奇字,惨然亡所归。

形式: 古风

晚泛浣花遂宿草堂

扣桡泛澄虚,濯流睇幽芳。

晚霙衬奇树,夕霏媚疏篁。

归鸟亦暂閒,夜魄动初凉。

忽焉众星微,天高月舒光。

昔也杜陵子,澹然此茅堂。

客至酒自斟,句得意已忘。

云何常念饥,零落在道旁。

古来技入神,一饭岂所望。

吾辈天所穷,慨歌泪沾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游琴台

皋朔语类俳,上颇倡优之。

严吾数预事,惨凛失所栖。

慨彼猜忌姿,公卿命如丝。

夫子乃谒闲,翩翩富丰仪。

眷言彼姝子,深情结幽期。

浩露泛酒瓮,轻云思琴徽。

抚弦视八荒,颇觉秦岫低。

纷纷汉诸子,悟解良独迟。

一朝不自保,颈血沾裳衣。

公岂不炯戒,虑祸盖已微。

污已迥前识,达生迈天倪。

阔哉昭旷情,岂屑后代嗤。

形式: 古风

草堂诗(其一)

灿灿诗翁锦里西,只缘诗好遂穷栖。

竹铺冷色云连寺,柳漾晴丝鸟过溪。

凝怨不禁关树暗,驻情应恨蜀山低。

离人苦怕春归尽,可忍红英半著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