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十月纪事(其一)

沧海洪波蹙,蛮夷竟岁屯。

羽书交郡国,烽火接吴门。

云结残兵气,潮添战血痕。

因歌祁父什,流泪不堪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归有光的《甲寅十月纪事(其一)》描绘了战乱时期海上的紧张局势和陆地边疆的动荡不安。"沧海洪波蹙"形象地展现了大海波涛汹涌,象征着外族势力的强大和战争的威胁。"蛮夷竟岁屯"则揭示了敌人的长期驻扎,给国家带来了持续的压力。

"羽书交郡国,烽火接吴门"两句通过传递紧急军情的羽檄和烽火,传达出战事的紧迫和各地的警戒状态,连吴门(可能指江苏一带)也感受到了战争的气息。"云结残兵气,潮添战血痕"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惨烈,云雾凝聚着败兵的哀怨,潮水似乎也带上了战争的血腥。

最后,诗人以"因歌祁父什,流泪不堪论"收尾,表达了对古代名将祁父(典故中的英雄)的追忆和对当前战事的深深忧虑,泪水难以言表,显示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无奈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120)

归有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字:熙甫
  • 籍贯:江苏昆山
  • 生卒年:1506~1571

相关古诗词

甲寅十月纪事(其二)

经过兵燹后,焦土遍江村。

满道豺狼迹,谁家鸡犬存?

寒风吹白日,鬼火乱黄昏。

何自征科吏,犹然复到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乙卯冬留别安亭诸友

黾勉复行役,殷勤感故知。

悠悠寒水上,猎猎朔风吹。

弹雀人多笑,屠龙世久嗤。

往来诚数数,公等得无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丙辰自南宫下第还避倭往来无定居亲交少至独有一二同志时来问学

江乡卜筑又城皞,春去秋来似雁臣。

总是寂寥扬子宅,如何更有问奇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读佛书

天竺降灵圣,利益其在此。

雪山真苦行,九恼尚缠己。

非徒食马麦,空钵良可耻。

纷纷旃荼女,谤论或未已。

不知手指中,犹出五狮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