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杂咏

人生非无根,厥初不可纪。

乃自苕霅来,卜居麟溪涘。

诸祖尚敦庞,隐名富图史。

爰及百鹤公,轮奂于焉始。

思亲无停时,筑山勤仰止。

匪为耳目娱,将以贻孙子。

封植树千章,奠安石万只。

绵延迄于今,令闻代可指。

惟予困樊笼,弗克踵前美。

登山发长谣,永怀在葛藟。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北山杂咏》由明代诗人沈师昌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家族历史的融合,展现了对先人智慧与努力的敬仰,以及对家族传统的传承与怀念。

诗中开篇即以“人生非无根,厥初不可纪”点出生命与历史的起源难以追溯,引出后文对家族历史的追忆。接着描述了从苕霅之地迁徙至麟溪之滨,家族成员秉持着敦厚朴实的家风,积累了丰富的图史资料。百鹤公的出现标志着家族建筑的开始,体现了家族的繁荣与变迁。

“思亲无停时,筑山勤仰止”表达了对先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为了纪念先人而不懈努力的精神。筑山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娱乐,更是为了留给子孙后代一个永恒的纪念。诗中提到的“封植树千章,奠安石万只”,形象地描绘了家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美化,以及对先人灵魂的慰藉。

最后,“绵延迄于今,令闻代可指”强调了家族传统与美德的延续至今,令后世皆可追寻。然而,诗人自感身处樊笼之中,未能继续先辈的伟业,表达了内心的遗憾与怀念。“登山发长谣,永怀在葛藟”则以登山抒怀,将对家族传统的怀念寄托于自然之中,如同葛藟般缠绕不绝。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是对家族历史的回顾,也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蕴含了对家族传统与美德的传承与怀念。沈师昌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家族、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4)

沈师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冬暮与异度游高梁桥步至极乐寺

溪流曲曲树参差,精舍名园隐墓祠。

恰似江南风日美,苏公堤上夕阳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悼梅二首(其一)

胜国名流四大家,迂痴樵客及梅花。

黄金不惜收残墨,白社何曾护半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悼梅二首(其二)

东筑层台北筑亭,红尘还陨少微星。

题诗欲寄飞凫客,好傍梅庵再勒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古渡

有客新从古渡回,潮升潮落子陵台。

沧江烟霭接天外,一笛晚风明月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