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渡

有客新从古渡回,潮升潮落子陵台。

沧江烟霭接天外,一笛晚风明月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渡口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交融。

首句“有客新从古渡回”,开门见山地引入了人物视角,仿佛一位旅人刚刚从古老的渡口归来,为整幅画面拉开了序幕。这里的“古渡”二字,不仅指出了地点的古老,也暗示了历史的沉淀和故事的丰富性。

次句“潮升潮落子陵台”,将视线转向了渡口旁的子陵台,这里以潮水的涨落为背景,子陵台作为历史遗迹,静静地矗立在潮水之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永恒。这一句通过自然现象与历史遗迹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

接着,“沧江烟霭接天外”,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视野,将读者的想象引向更广阔的天地。沧江之上,烟雾缭绕,与远处的天际相连,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这里的“沧江”与“烟霭”共同构成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为下文的“一笛晚风明月来”做了铺垫。

最后一句“一笛晚风明月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晚风轻拂,笛声悠扬,明月高悬,这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笛声与晚风、明月交织在一起,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赋予了整首诗以情感的深度。这一句通过声音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遐想的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古渡口及其周边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营造出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厚情感。

收录诗词(1)

冯伯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吊罗将军死难诗

斗大孤屯是敌冲,虎旗飞渡白山峰。

横尸万计名犹壮,坚壁三辰救不逢。

力尽忠心随白刃,时危枯骨抱青松。

只今义勇曾闻几,幕府须教上实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访友人

白社人何处,青山杖策寻。

扣门惊雀梦,入院踏花阴。

一榻云栖冷,三杯草坐深。

低回耽绝胜,烟霭碧沉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婺州山斋作

草阁春风上,云閒入梦多。

寒泉飞石涧,绝壁挂烟萝。

林静时闻鸟,山青日对螺。

客来开酒瓮,落日起弦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相看行

宣武门前乍盘马,江北江南臂堪把。

杨柳枝枝忽倒垂,离云莽互生四野。

五陵侠客无泪痕,今日相看如雨下。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