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初寒八九月,银烛照高堂。
端然坐不睡,看女织流黄。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屋内灯火通明,一位女子在织布机旁劳作的情景。诗人通过“初寒八九月”点明季节,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银烛照亮高堂,不仅为夜晚的生活提供了光亮,也映衬出室内环境的雅致。女子“端然坐不睡”,既展现了她对工作的专注与勤奋,也暗示了家庭生活的和谐与温馨。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劳动之美和家庭之乐,体现了明代文学中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情感表达。
不详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盛冬十一月,调笑酒垆傍。
玉壶出纤手,索女弄丝簧。
主人但置酒,烹肥击其鲜。
男儿好还乡,不愿持一钱。
孤儿当门泣,门外霜皓皓。
今年许裁襦,兄但视其嫂。
骏马似人长,金鞭五尺强。
往来渭桥上,琅琊大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