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杨指挥渔樵问对图

樵问渔,小舟撒网有鱼无。

夜来风雨暗江湖,我独怜君生涯孤。

渔者答,听我言。

世间万物盈眼前,物物有主司其权。

苟非我有不得专,毫釐欲取须用钱。

惟我生涯大无外,所取随缘无禁戒。

我网所得即我鱼,谁为江湖分限界。

任公连鳌近虚怪,吕望非熊今安在。

得沽酒且高歌,长弄烟波卒年岁。

渔问樵,青山多少木惟乔。

人皆采枚君采条,君之生涯最无聊。

樵者答,为我听。

世间万物眼前盈,物物有主司其衡。

苟非我有不得争,毫釐欲取须价平。

惟我生涯不用买,山山为我供樵采。

只如天地供蚁封,蚁口岂能亏厚载。

王质神仙漫云尔,买臣富贵蚊过耳。

何如负薪行且歌,一曲归来暮山紫。

童子评,惟道许。我有言,君记取。

忆昔沙尤用军旅,武阳近郊多狗鼠。

此时鸡豚不得安,况乃渔樵闲浪语。

我心只愿杨将军,为此溪山作张主。

使汝渔樵各安堵,清时问对山水里。

渔樵欣然长啸去,山青水绿无寻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对话形式展开,描绘了渔夫与樵夫之间的问答,反映了他们各自的生活状态和哲学思考。通过对话,诗人王佐(汝学)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人生及自然的深刻见解。

首先,渔夫与樵夫的对话展现了他们对生活本质的不同理解。渔夫强调“所取随缘无禁戒”,意味着他相信生活中的收获应顺应自然规律,无需刻意追求或强求。而樵夫则认为“惟我生涯不用买”,他的生活源自于对自然的直接利用,不需要额外的购买或占有。

接着,对话中穿插了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如任公子、吕望、管仲、朱买臣等,这些人物在历史上以不同的方式追求成功或满足,但最终都被视为“虚怪”、“非熊”或“蚊过耳”,暗示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同时,通过“王质神仙漫云尔,买臣富贵蚊过耳”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对物质追求的否定,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希望像杨将军这样的领导者能够为渔樵提供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让自然与人的关系达到一种理想的平衡状态。这种愿景体现了对和谐共生、尊重自然与个体自由的价值观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渔樵问答的形式,不仅展现了两位劳动者的日常生活,更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社会理想,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人与自然、社会与个人关系的深入探索。

收录诗词(370)

王佐(汝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纵横虎短歌

纵横虎,罢病几家遭虎苦。

食了儿孙食父母,又搜遗畜巡场圃。

纵虎食人且不可,况将人肉为虎俎。

我欲横戈探虎穴,咫尺只在江之浒。

形式: 古风

邵武卫宫指挥馀庆堂卷

宫指挥,将门子,手持剡溪藤尺许。

藤心铁画珊瑚钩,历历皆是勋庸纪。

自言真龙起淮甸,乃祖从龙初豹变。

耳闻周武孟津盟,身翊汉高垓下战。

鼎湖龙去八千秋,攀鳞上天从翱游。

拾得乌号在孙子,延赏与国今咸休。

铁马他年来福建,狼烟蓦地昏沙县。

幕府从容授一旗,天山霹雳定三箭。

祖父勋庸奕世光,将军步武庆源长。

况今年少且英武,带砺山河宁可量。

形式: 古风

题渭川钓图

太公未遇时,渭水垂钓钩。

千尺丝纶直下投,任公六鳌且尔休。

试看西伯开宗周,明堂配帝八百秋。

丕显谟训古今留,孰匪丝纶钓下求。

斯人往矣光岳愁,每回看尽风飕飕。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牛报恩斗虎歌

奉亭山前牛斗虎,虎始张威牛正怒。

双目炯炯血欲注,口鼻渤渤沫喷雨。

一尾直下贴两股,四蹄插地裂后土。

猛气百倍前无禦,坐看虎威顿消阻。

问之此牛报恩主,毫涓毛血恩主与。

主人得病家贫窭,鬻牛酬医向屠估。

屠牛坦刀三四鼓,牛兮觳觫待髋斧。

恩主见牛怅而怃,释牛舍资一无取。

人牛两欣恩泽普,牛思报之不能语。

苟有可报身则许,此地正是酬恩所。

恩重身轻何由补,不知其身宁有虎。

世人尝道恩难负,临难相期在何处。

鸣呼,牛而人兮人也虎,忍以牛肉为鼎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