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放汝南行入大津,碧潭深处养金鳞。
等闲莫与凡鱼伴,直透龙门便出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称为“少师”)云游四海的景象。开篇即以“放汝南行入大津”,表明诗人正在前往汝南的大江中进行某种精神或物质层面的旅行。“碧潭深处养金鳞”,则形象地展现了道士在清澈的潭水之中修炼,追求一种超脱世俗、接近神仙的境界。这里“金鳞”可能指的是某种高级别的灵物或精神层面的成就。
接着,“等闲莫与凡鱼伴”,道出了诗人对于俗世生活的超然态度,不愿意与普通的鱼(比喻常人的平庸生活)为伍。这不仅体现了出世的思想,也映射出诗人追求高洁、不愿随波逐流的情怀。
最后,“直透龙门便出身”,则充满了神话色彩。古代传说中,鱼跃过龙门可以变成龙,这里“直透龙门”可能隐喻着通过某种考验或修炼,达到了精神上的飞跃和蜕变,从而获得了新的生命状态。
整首诗语言简洁,但意境深远,充满了道家追求长生不老、仙风道骨的理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自在随性的生活态度。
不详
俗姓李。早岁投径山出家。受戒后,乃往诸方参学,终嗣马祖道一。好隐栖山谷,常住伏牛山,世称伏牛和尚。曾至龙门、王屋、嵩山寻访古迹,与丹霞天然为莫逆交。作《三伤歌》,劝诫世人,宣扬禅旨,盛传当世。后卒于随州开元寺
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
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
云霞出没群峰外,鸥鸟浮沈一水间。
一自越兵齐振地,梦魂不到虎丘山。
当时计拙笑将军,何事安邦赖美人。
一自仙葩入吴国,从兹越国更无春。
妾自吴宫还越国,素衣千载无人识。
当时心比金石坚,今日为君坚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