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感怀诗呈家大人二首(其二)》,是清代诗人吴兆骞所作。全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首句“寂坐匡床饮浊醪”,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床边,饮酒解愁的情景,一个“寂”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接着,“临风愁听角声高”,在风中聆听那高亢的号角声,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愁绪,仿佛那号角声是外界对诗人内心情感的共鸣。
“谤书何事腾三箧,壮士由来泣二桃。”这两句诗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面对诽谤与不公时的无奈与愤慨。三箧的谤书,象征着无尽的指责与诋毁;二桃的典故,则暗喻了英雄末路,壮志难酬的悲哀。
“目断乡关空涕泗,心伤乌鸟自悲号。”诗人望向远方的故乡,泪水不禁滑落,心中满是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而乌鸟的悲鸣,似乎也在为诗人的孤独与哀愁伴奏,形成了一种凄凉的氛围。
最后,“可怜一片江南月,永夜苍苍客梦劳。”诗人将目光投向夜空中的一片月光,月色如水,却也难以慰藉他漂泊在外的孤苦。这句诗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劳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故乡的深情厚谊,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