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雪二麦可望喜而作歌

苦寒勿怨天雨雪,雪来遗我明年麦。

三月翠浪舞东风,四月黄云暗南陌。

坐看比屋腾欢声,已觉有司宽吏责。

腰镰丁壮倾闾里,拾穗儿童动千百。

玉尘出䃺飞屋梁,银丝入釜须宽汤。

寒醅发剂炊饼裂,新麻压油寒具香。

大妇下机废晨织,小姑佐庖忘晚妆。

老翁饱食笑扪腹,林下击壤歌时康。

形式: 古风

翻译

不必抱怨严冬降雪,因为雪带来的是明年的麦田。
三月,绿色的稻浪在东风中翻滚,四月,黄沙弥漫了南方的道路。
静观邻居们满心欢喜,官员们也显得宽容了对官吏的要求。
强壮的男子挥舞镰刀,乡亲们忙着收割,孩子们捡拾落穗,成千上百。
面粉如玉尘飞扬,飘过屋梁,银色的麦粒煮沸了大锅,需要足够的热水。
发酵的酒浆冒出气泡,炊饼裂开,新麻榨出的油散发着清冷的香气。
主妇停止清晨的纺织,少女忘了晚上的妆容,全心投入忙碌。
老翁吃饱后笑着摸着肚子,树林下的人们歌唱着国家的安康。

注释

苦寒:寒冷的冬季。
勿怨:不要抱怨。
比屋:家家户户。
腰镰:手持镰刀。
玉尘:比喻面粉。
银丝:指麦粒。
寒醅:未发酵的酒。
大妇:家庭主妇。
击壤:古代一种游戏,象征太平盛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连绵降雪时的欣喜之情,以及对来年丰收的期待。首句“苦寒勿怨天雨雪”表达了对严冬的坚韧态度,认为即使天气寒冷,雪也是希望的象征。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生动画面展现了春暖花开时麦田翠绿、黄云弥漫的景象,预示着丰收的到来。

诗人观察到乡亲们因丰收在即而欢声笑语,官府对百姓的苛责也似乎有所减轻。农夫们纷纷持镰收割,儿童们帮忙拾取麦穗,一片繁忙而喜悦的场景。雪落如玉尘,炊烟袅袅,家中厨房里热气腾腾,新酿的酒和压榨的麻油散发出诱人香气。妇女们暂停日常劳作,孩子们甚至忘了打扮,全家沉浸在欢乐中。

最后,老翁满面笑容,悠闲地击壤歌唱,表达出对盛世安康的赞美。整首诗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展现了农民对丰收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满足,体现了陆游关注民生、热爱乡土的情感。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悲齿落自解

年运而往君自宽,此生毕竟有衰残。

语讹嚼废寻常事,只作儿童䃣齿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悲秋

秋灯如孤萤,熠熠耿窗户。

秋雨如漏壶,点滴连早暮。

我岂楚逐臣,惨怆出怨句。

逢秋未免悲,直以忧国故。

三军老不战,比屋困征赋。

可使江淮间,岁岁常列戍。

形式: 古风

悲歌行

感慨常自悲,发为穷苦辞。

偪仄不少伸,梦中亦酸辛。

脂车思远道,太息令人老。

中原宋舆图,今乃传胡雏。

此责在臣子,诸公其可已。

谈笑复旧京,令人忆西平。

形式: 古风

悲歌行

有口但可读离骚,有手但可持蟹螯。

人生堕地各有命,穷达祸福随所遭。

嗟予一世蹈谤薮,汹如八月秋江涛。

尊拳才奋肋已碎,曹射箭尽弓未韬。

形尪骨悴吹可倒,摧拉未足称雄豪。

一身百忧偶得活,残年幸许归蓬蒿。

时时照水辄自笑,霜颅雪颔不可薅。

脱身仕路弃衫笏,如病癣疥逢爬搔。

见事苦迟已莫悔,监戒尚可贻儿曹。

勉骑款段乘下泽,州县岂必真徒劳。

形式: 古风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