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

秋灯如孤萤,熠熠耿窗户。

秋雨如漏壶,点滴连早暮。

我岂楚逐臣,惨怆出怨句。

逢秋未免悲,直以忧国故。

三军老不战,比屋困征赋。

可使江淮间,岁岁常列戍。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夜的灯火如同孤独的萤火虫,闪烁在窗户边。
秋雨像漏水的壶,从早到晚滴滴答答不停歇。
我难道成了被贬的楚国臣子,悲苦中写出满含哀怨的诗句。
每当秋天来临,我难免心生悲伤,只因忧虑国家的安危。
军队长久不战,百姓家家户户为赋税所困。
这使得江淮地区,年复一年地需要常备戍守。

注释

孤萤:孤独的萤火虫。
熠熠:明亮闪烁的样子。
漏壶:古代计时器,滴水计量时间。
楚逐臣:被贬谪到楚地的臣子。
惨怆:悲痛凄凉。
忧国:忧虑国家大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夜晚的凄清景象,"秋灯如孤萤"和"熠熠耿窗户",形象地刻画出灯火在秋风中摇曳,犹如孤独的萤火虫,映照着诗人内心的孤寂。"秋雨如漏壶"则比喻连绵不断的秋雨,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单调。

诗人自比为楚国逐臣,流露出一种被贬谪的哀伤,"惨怆出怨句"表达了他因个人遭遇而引发的悲秋情绪。然而,他的悲秋并非单纯为了个人,而是深深忧虑国家的现状:"三军老不战,比屋困征赋",反映出他对军队闲置、百姓负担沉重的社会问题的忧虑。

最后,诗人担忧这样的局面会导致"可使江淮间,岁岁常列戍",即常年在边境驻扎军队,暗示战争的威胁和国家的动荡不安。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悲秋,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展现了陆游忧国忧民的情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悲歌行

感慨常自悲,发为穷苦辞。

偪仄不少伸,梦中亦酸辛。

脂车思远道,太息令人老。

中原宋舆图,今乃传胡雏。

此责在臣子,诸公其可已。

谈笑复旧京,令人忆西平。

形式: 古风

悲歌行

有口但可读离骚,有手但可持蟹螯。

人生堕地各有命,穷达祸福随所遭。

嗟予一世蹈谤薮,汹如八月秋江涛。

尊拳才奋肋已碎,曹射箭尽弓未韬。

形尪骨悴吹可倒,摧拉未足称雄豪。

一身百忧偶得活,残年幸许归蓬蒿。

时时照水辄自笑,霜颅雪颔不可薅。

脱身仕路弃衫笏,如病癣疥逢爬搔。

见事苦迟已莫悔,监戒尚可贻儿曹。

勉骑款段乘下泽,州县岂必真徒劳。

形式: 古风 押[豪]韵

悲歌行

士如天马龙为友,云梦胸中吞八九。

秦皇殿上夺白璧,项羽帐中撞玉斗。

张纲本不问狐狸,董龙何足方鸡狗。

风埃蹭蹬不自振,宝剑床头作雷吼。

忆遇高皇识隆准,岂意孤臣空白首。

即今埋骨丈五坟,骨会作尘心不朽。

胡不为长星万丈扫幽州,胡不如昔人图复九世雠。

封侯庙食丈夫事,龊龊生死真吾羞。

形式: 古风

悲歌行

读书不能遂吾志,属文不能尽吾才。

远游方乐归太早,大药未就老已催。

结庐城南十里近,柴门正对湖山开。

有时野行桑下宿,亦或恸哭中途回。

檀公画计三十六,不如一篇归去来。

紫驼之峰玄熊掌,不如饭豆羹芋魁。

腰间累累六相印,不如高卧鼻息轰春雷。

安得宝瑟五十弦,为我写尽无穷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