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之天锡舜弼有和章再用韵

冻指握笔如拳虬,犹有雪诗来北楼。

北楼几日不一到,寒阵未许阳乌收。

瑶琨鹭羽孰坚脆,往往精辩闻龙牟。

长安书生四十韵,远喜不救沟中愁。

颍阴禁体亦何事,雕刻但有空言留。

凭高极目意颇豁,滉漾如驾虚空舟。

珠宫玉宇隔人世,一暖谁为苍生谋。

洛阳尽覆吾亦愿,尚恐目前无此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诗《进之天锡舜弼有和章再用韵》描绘了冬日严寒中书生苦读的场景。首句“冻指握笔如拳虬”形象地刻画了诗人手指因寒冷而蜷曲握笔的艰难,显示出其坚韧的学习态度。接着,“犹有雪诗来北楼”表达了在恶劣天气中仍有创作诗歌的执着,北楼成了诗人抵抗严寒的精神寄托。

“北楼几日不一到,寒阵未许阳乌收”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学问的坚守,即使天气寒冷也不放松学习。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瑶琨鹭羽孰坚脆”比喻学问的深浅,暗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深入探讨和辩论。

“长安书生四十韵,远喜不救沟中愁”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成就的追求,尽管远离现实困境,但仍能从中找到快乐。然而,“颖阴禁体亦何事,雕刻但有空言留”则批评了某些人空谈理论而不实际行动,缺乏济世情怀。

最后两句“凭高极目意颇豁,滉漾如驾虚空舟”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时的开阔心境,仿佛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他关心民生疾苦,希望能为百姓谋福利,以“洛阳尽覆吾亦愿,尚恐目前无此裘”表达出对社会公正的渴望,即使面临困境,也希望能有一件温暖的外衣来庇护大众。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面对严寒不屈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学术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09)

顾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园饯别太守酒酣剧论至于得失宠辱之际听之洒然是夕被酒齿痛不寐辄用苏长公过清虚堂韵歌以扬之卒章颂言为将来世讲之张本也

人间万事真握沙,黄堂昨日犹早衙。

春风留人苦无计,漫天扑路飞杨花。

杨花飘扬泊何处,碧山梦绕先生家。

邯郸已为鲁酒误,忧喜更足凭晨鸦。

东园雨馀绿满树,犹有青子粘残葩。

抚时惜别万感集,飘萧短发手屡爬。

众宾微酣我轻汗,论功莫计酒与茶。

花奴羯鼓不解事,落日猛向红阑挝。

盛时会须有代谢,末俗正尔堪吁嗟。

归舟安稳足春梦,梦抱玉燕吞流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壬申正月十九日过北野同南村访北花园废址明日北野有诗仍用清虚堂韵走笔奉答

筑堤不拟长安沙,鸣鼓已放西曹衙。

夜游泾南鹤城北,随处幅巾宜看花。

花林高下映丛冢,池台旧属淇水家。

当时笙歌沸邻里,只今古树啼寒鸦。

先生读书洞千古,过眼富贵如春葩。

时人不识竞模拟,往往背痒连衣爬。

消忧满贮北海酒,破闷亦有南山茶。

家生小奴解新曲,时复羯鼓当轩挝。

邮筒往复方此始,一倡何止三人嗟。

诗成挥翰向落日,墨光绕笔飞玄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四月十二日定庵先生过访诵东坡过清虚堂诗用韵奉谢

夜窗急雨鸣撒沙,晨鼓不辨州官衙。

村童晏眠蓬户闭,榆荚一径交残花。

经年不及长者室,泥水真作田农家。

高轩何自忽戾止,豁若暝雾腾金鸦。

清容穆穆峙霜柏,妙语郁郁飞天葩。

尘埃塞胸不自理,次第一一烦梳爬。

盘飧菲恶愧草草,幸有杞蘖供春茶。

此时天公亦助喜,列缺捲焰雷停挝。

骚坛夙昔愿奔走,世事八九堪咨嗟。

酒阑公去倚江阁,遥见一鹤冲高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陪定庵过北野再用韵

河洲浅水笼银沙,高柳隔岸排晨衙。

湿云晴旭互吞吐,时复映空飞雨花。

人间岁月总能几,三年不到先生家。

诸孙迎拜肃有礼,别时稚语犹轧鸦。

不知甘露何日降,亲见紫芝团玉葩。

山林朝市各有适,如痛须抑痒须爬。

羊羹鼋炙岂不美,陆羽独好山中茶。

惜哉祢衡傲一世,营门乃作渔阳挝。

先生归来万事足,耳目所及堪吁嗟。

尊前有酒便一笑,不用导引吞朝霞。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