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李居士谒王去非制干三首(其二)

侨居无地寄生涯,布袜青鞋著处家。

太乙虚舟想莲叶,玄都活计问桃花。

不堪众稚贫为累,坐使孤生发半华。

傥许侏儒均赋粟,不妨老子自餐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流离失所度此生,朴素衣履成吾家。
想象太乙星中舟,询问桃花何处家。
贫困孩童使我忧,白发半生由此生。
若能给小人粮食,我愿老夫以霞为餐。

注释

侨居:流离失所。
无地:没有固定的地方。
寄生涯:度过一生。
布袜青鞋:朴素的布袜和鞋子。
太乙虚舟:想象中的太乙星舟。
莲叶:象征清高或隐逸。
玄都:道教仙境。
活计问桃花:询问桃花关于生活的答案。
不堪:难以承受。
众稚:众多贫穷的孩子。
贫为累:贫困成为负担。
孤生:孤独的生活。
发半华:头发半白。
傥许:如果允许。
侏儒:身材矮小的人,这里指平民百姓。
均赋粟:平均分配粮食。
老子:老人自称,这里指诗人自己。
餐霞:以霞为食,比喻修炼仙道或超脱世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侨居异乡的凄凉生活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侨居无地寄生涯,布袜青鞋著处家"两句,通过简单的衣物和足履,勾勒出诗人流离失所、客居他乡的境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生活安稳的渴望。

"太乙虚舟想莲叶,玄都活计问桃花"则是诗人心向往之地。太乙与玄都是道教中的仙境,莲叶和桃花象征着清净和生机。在这里,诗人通过对这些美好事物的追思,表达了自己对于精神寄托的渴求。

"不堪众稚贫为累,坐使孤生发半华"两句,写出了诗人对周围儿童饱受贫困之苦感到不忍,内心深处的哀伤和无奈。同时,"孤生发半华"也隐含着诗人自身命运多舛、难以有所作为的情感。

最后,"傥许侏儒均赋粟,不妨老子自餐霞"两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望。"侏儒"是流落他乡之士,"均赋粟"则意味着共同承担生活的重负。而"不妨老子自餐霞",则是对道家修仙之境的向往,"老子"这里代指《道德经》的作者李耳,即老子的谦称。"餐霞"乃是仙人食霄露、饮甘露以养生之意,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自在逍遥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现实困境的描写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思,展现了一种既有哀伤也有超脱愿望的情怀。

收录诗词(535)

刘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代邑士上赵百里

美矣吾邦此大夫,仁中有勇信今无。

治侔东里兴乡校,政压西门送女巫。

谋广生员来共学,力排淫祀警群愚。

一陶风俗成醇厚,千古声名泰华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代柬寄张端衡

句曲山头白鹤飞,遥怜綵棒正宣威。

仙家有喜迎仙吏,客路无尘点客衣。

月澹郊原从犬卧,秋高篱落任鸡肥。

子真东野齐名在,莫向西风苦念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代柬答合淝苏刑曹兼呈淮西帅同年赵宝谟二首(其二)

闻道中原百战馀,遗民亿万企来苏。

浪言恢复真疏矣,绝意怀来亦可乎。

北望凄凉皆故土,南来睥睨几狂胡。

祇今淝水山川改,寄语元戎盍远图。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代柬答合淝苏刑曹兼呈淮西帅同年赵宝谟二首(其一)

青衫拟掾袭芳尘,短褐归来理钓缗。

二纪期君绍先烈,一官投老祇参军。

宦情自与秋光薄,公论犹期岁晚伸。

见说宗工好风鉴,荐书何日到严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