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怨辞九章(其七)

六月得南风,南窗好将息。

卷帘方上钩,风头转西北。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炎之时,诗人通过感受南风的到来,寻求避暑的宁静与舒适。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

“六月得南风”,开篇点明时令与气候特点,六月正是酷暑难耐之际,而南风的来临为人们带来了凉爽与希望。“南窗好将息”,诗人选择在南向的窗户下休息,利用自然风力来缓解炎热,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巧妙利用和对舒适生活的追求。

接着,“卷帘方上钩”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打开窗帘的动作,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动作,也暗示了室内与室外的界限被打破,自然之风得以自由流通。而“风头转西北”则进一步说明了风向的变化,虽然起初是南风,但最终转向了西北,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含着时间推移与季节更迭的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夏日避暑的日常场景,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智慧的体现。诗人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平静、舒适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古怨辞九章(其八)

谁谓石性坚,糜之可成粉。

早知无舵船,不如骑马稳。

形式: 古风

古怨辞九章(其九)

欢来风匆匆,欢去云迢迢。

来往有准期,不如江上潮。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阅邸报书苏侍御廷魁奏疏后即寄怀侍御

今圣天子日中正,大象森严纳华镜。

六气变眚犹逆奸,天戮神诛代明令。

东南海郡平狡夷,捆束兵刃藏戎衣。

噆肤创疡已痂脱,饮之上药终腴肥。

平安寿命方祷祈,紫极不动高崔巍。

何来夜沴同雌蜺,太白寒芒与钩锲。

万民仰首齐咄嗟,静籁无声愁列缺。

天门角宿明堂房,流布讹言妄翘舌。

数不必辨理可持,有臣拄笏生忧思。

准今酌古庄其辞,稽首陛下陈所知。

不策公敏策危微,一人修省万福基,天遂顺应民去疑。

黄龙振鬣端门辉,银河倏皎无留黳。

草茅书生远在下,深宫宥密如目窥。

鸿章援史颁天下,体正文醇义无假。

徒援推测神阴阳,眭孟京房真土瓦。

天兴吾社多杰人,陈东鲠直群所闻。

君亦不避犯颜谏,兀然泰华争嶙峋。

与君三年不相见,读此知心胜谋面。

作诗寄君君读时,太史当书景星见。

倘询废士近奚为,注易荷阴弄薰扇。

形式: 古风

病剧就养城北玉清道院作三章(其一)

顾此镜中影,颇疑非我颜。

憔悴一至斯,讵待他人怜?

未应日月穷,天地后无缘。

倏忆东墙松,蠹蚀多不完。

自得春雨滋,复致青芊绵。

谁云就死灰,嘘之难重燃。

力保微息存,或者茁其元。

形式: 古风